福建安溪尚卿:世遗点考古新发现,擘画“三铁新城”蓝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22:48 2

摘要:近日,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尚卿镇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新布设的遗址东界处,考古团队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新冶炼区以及多个炼炉与鼓风作业坑。

近日,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尚卿镇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新布设的遗址东界处,考古团队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新冶炼区以及多个炼炉与鼓风作业坑。

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个遗产点之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新发现不仅为研究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技术体系与生产组织方式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更让这一世界遗产点的文化价值愈发凸显,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深厚的历史底气。

千年遗址,解码宋元冶铁脉络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考古突破,从来不是孤立的发现。自201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驻以来,先后进行了六期考古发掘,已清理出10座炼炉、4处房址,5000平方米的遗址面积里,块炼铁冶炼和生铁冶炼并行的冶炼技术体系、国际首次发现的板结层冶炼遗物处理技术相继现世。

而这次新发现系第七期考古工作,于今年3月开启。“目前我们发现很多灰坑,一个比较大的活动面,接下来要通过发掘建立探方间的关系以及重点关注每个遗迹具体的性质、具体的功能。”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王蕻荃介绍道,通过精细化地层梳理与探方间的关联分析,有望还原宋元时期冶铁中“采矿-冶炼-加工-运输”的完整生产流程。

目前,考古人员已在台地上发现了4个炼炉和8个鼓风作业坑。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考古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雅博士后李佳胜表示,与前几期考古相比,新发掘的冶炼区中,冶炼炉、炉膛、鼓风道、烟道等关键结构保存完好,不仅为炼炉单体复原提供绝佳样本,也为后续估算宋元时期泉州地区以铁为主的铁器贸易量提供有利条件。

“三铁”联动,构建多元发展格局

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让尚卿镇的“铁文化”脉络愈发清晰。

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沉淀着宋元冶铁遗址的千年记忆,更涌动着“藤铁”技艺的传承发展与“铁观音”茶文化的活力。

尚卿镇早在宋元时期便依托冶铁业发展出金属锻造技艺,如今更是将传统藤编与现代铁艺完美融合。作为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尚卿镇成功助力安溪在2019年获评“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称号。当下,安溪藤铁产业年产值已突破3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成为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特色名片。与此同时,尚卿镇深植安溪铁观音的产业沃土,不仅坚持传统古法手工制茶,更在区域内打造国心绿谷、绿色黄金等茶庄园,集生态种植、文化体验、智慧管理于一体,让“茶+”文旅融合模式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赛道。

依托“三铁文化”的独特禀赋,尚卿镇以“中国藤铁工艺原乡、宋元海丝冶铁遗址”为核心,匠心打造冶铁遗址展示馆、青阳溪岸艺术公园、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卿创馆、哲匠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地标。如今,“三铁荟萃”文旅产业园正加速配套建设,将冶铁遗址、藤铁工坊、茶庄园等串联成线,勾勒出“藤铁工艺—冶铁遗址—铁观音茶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战略格局,并推动“三铁新城”规划建设不断深化。

从考古探方里的千年遗存,到山水间“三铁新城”的产业蓝图,尚卿镇的“铁”故事正翻开新的篇章。千年之前,尚卿人以炉火照亮海上丝路;千年之后,尚卿镇以“三铁新城”的规划,让文化遗产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淬炼出多元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尚卿样本”。(苏丽梅)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