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成绩出来后,闺女伤心了好几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口口声声要复读。
我家闺女高考发挥失利,上了我们省内的一所双非院校。
高考成绩出来后,闺女伤心了好几天,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来,口口声声要复读。
后面填报志愿时间启动,闺女不再说复读的事了,开始看学校,看专业,最后被第一志愿录取,也就是现在上的这所大学。
选择这所大学的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在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再者闺女能学到还不错的专业。
不好的一点就是降低了学校档次。
没办法,想保专业就得降低学校档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家闺女在还没上大学前,就有了考研的打算。
主要是不甘心,想后面抓住考研的机会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一下高考的遗憾。
正是早早就有了考研的打算,闺女进入大学后,在学业上认真对待。
开学后不久,她就加入了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闺女说,大学四年,对她最大帮助的就是加入这个实验室。
在这个实验室里,闺女认识了优秀的的学长学姐,让她有了追求卓越的思想,打破了信息差。两年期间,我家闺女参加了不少有关计算机互联网大赛的竞赛,且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学习上,大学三年绩点班级前三,年年校级三好学生,拿过国奖,获得了省三好学生称号,目前是预备党员。
正是闺大一大二这两年学习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三寒假决定启动备研的时候,闺女还是颇有信心的。
闺女计划是从大三寒假开始启动备研的。
我在寒假前给她买了有关英语、数学、专业课的书。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寒假在家,闺女一个房间,没人打搅她的,是可以自己静静学习的。
但闺女说,在家太安逸了,学不进去。
等于说这个寒假只是喊了口号要学习备研,实际上也没啥行动。
实际上真正的备研,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
开学后,闺女给我发来了这学期的课程表。
我看了课表也就廖廖几节课。
看来学校安排也是人性化的,大学主修课程在大三上学期前就结束了,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有备研的时间。
学校备研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图书馆,而是自习教室。
我闺女喜欢去图书馆。每天七点起床吃完饭去图书馆,中午食堂吃完饭直接就又去了图书馆,晚上十点回宿舍。
学校每周四下午,图书馆闭馆。
我家闺女可以利用这一下午时间出去逛逛街,放放风。
10月初,研招网启动预报名,一开始闺女报的是北京的一所985院校。
我俩看了最近三年专业的录入数据,觉得有希望冲刺上。
但是在正式报名截止的前几天,闺女后退了,觉得自己没把握,就又改成了另一所211院校。
也就是这次正式报名结束后,闺女的学习进入到了冲刺阶段。
我给她买了第二份专业课408往年真题卷子。
闺女学习达到最用功的阶段。
接下来,预订的政治《背诵手册》下来了,学习时间开始往政治上开始倾斜。
临考试前,闺女说肖四背了有三遍,背了忘,忘了背。
11、12月份,数学重点刷模拟卷,穿插看往年真题的错题集。
英语还是保持做往年真题。
专业课408二刷往年真题,复习往年真题错题,这期间还看了一个网课,重点巩固学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本书的难题。
考试前一星期,闺女就有点学不进去了,期待着赶紧考试,说考完就解放了,盼着这一天快点到来。
从闺女整个备研时间段来看,正式备研时间是大三下学期开始,也就是大概三月份学到了12月份,也就10个月的时间。
现在来看,只要孩子努力学习,10个月时间是可以保证有学上的。
如果你上的大学有保研资格,想读研究生,我建议从大一开学就好好学习,绩点能保证班级前五,业余时间多参科研竞赛之类的,争取大三时期能享受到保研资格。
这样就不用吃考研的苦了。
来源:修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