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泰两国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1975年7月1日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62万美元,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917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3700倍 ,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在东盟国家中,泰国是中国第3大贸易伙
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中国与泰国的经贸往来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国间不仅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在文化等领域也有着深度的交融。
紧密的经贸往来
中泰两国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1975年7月1日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62万美元,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917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3700倍 ,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在东盟国家中,泰国是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即便在世界经济面临挑战的时期,中泰双边贸易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贸易结构
- 泰国对华出口:泰国对中国的出口品类丰富多样。机电类产品是重要的出口类别,像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以及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等,技术含量较高,在出口产品中占据较大比例,这体现了泰国在相关制造业领域的实力和优势。珠宝金属类方面,珠宝及贵金属制品出口增长迅速,彰显出泰国在珠宝加工等方面的精湛工艺和独特设计,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于高品质珠宝金属制品的需求;铜及其制品也是金属出口的重要部分,反映出泰国在金属资源开发和加工方面的能力。橡胶塑料类产品中,尽管橡胶及其制品面临同比下降的挑战,但仍在出口中占据一定比例,泰国作为传统的橡胶生产大国,在橡胶产业有着深厚的底蕴;塑料及其制品金额基本持平,是重要出口商品,展现出泰国塑料产业的稳定发展。农产品类更是泰国出口的一大亮点,食用水果及坚果是重要出口产品,其中榴莲等水果尤为突出,中国已成为泰国榴莲最大的进口国,仅2020年中国就从泰国进口了57.5万吨新鲜榴莲,总额690亿泰铢,约合147亿元,同比增长78% ;木及木制品出口增长潜力大,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木材加工和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制粉工业产品等在食品加工领域出口稳步增长;畜牧产品方面,如鸭内脏等禽产品出口也有新突破,不断拓展着出口的品类和市场。
- 泰国自华进口:泰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同样涵盖多个领域。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是主要的进口品类,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及其配件、家用电器(如电视、冰箱、空调等)、音响设备、电子元器件(如电容、电阻、集成电路等),这些产品满足了泰国消费者对于现代科技产品的需求,也为泰国的电子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机械设备包括工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播种机等)、工业设备(如机床、泵、压缩机等),助力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工业生产。化工产品和原材料也是重要的进口类别,化工产品包括塑料及其制品、合成橡胶、化肥、染料和颜料、化学纤维,为泰国的化工产业和制造业提供了必要的原料;金属及其制品包括钢铁及其制品、有色金属(如铝、铜等)、建筑材料(如钢筋、钢板等),满足了泰国在建筑、制造业等领域的需求。此外,纺织品和服装、家居用品和日用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和农产品、医疗设备和医药产品等也在泰国的进口清单中,中国产品以其丰富的种类、较高的性价比,在泰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
贸易渠道与发展趋势
中泰经贸合作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深化。2010年1月东盟 -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以及后续的自贸协定升级,为双方贸易提供了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发展,经过老挝和越南连接泰国北部、东北部和中国南方的R3A、R8、R9和R12公路的联通,以及连接泰 - 老 - 中高铁的修建,还有泰 - 中 - 日合作建设连接三个机场的高铁线路,都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通道。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设立副总理级别的泰中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贸易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
在数字时代,电子商务、高科技以及创新企业成为中泰经贸往来的新亮点。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积极开拓泰国市场,数字经济和创新合作日益紧密,为双方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贸易数据来看,2024年11月泰国边境及跨境贸易总额达1502亿泰铢,较去年同期增长4%。其中出口856.8亿泰铢,增长15.3%,进口645.2亿泰铢,收缩8%,贸易顺差为211.5亿泰铢。中国作为泰国最大的跨境贸易伙伴,贸易额372.6亿泰铢,增长9% ,凸显出中泰贸易在泰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国替代的可能性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虽然中泰之间有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但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第三国替代的可能性。在进口方面,如果泰国因某些特殊原因无法从中国进口所需产品,例如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韩国、日本等国家可能成为替代选择。韩国在电子产业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三星、LG等知名企业,在智能手机、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日本的机械制造、电子技术等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生产的高端机械设备、精密电子仪器等可以满足泰国的部分需求。在农产品出口上,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水果、橡胶等产品上也有一定的产量和出口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泰国部分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然而,这种替代并非易事,中泰之间长期形成的贸易合作关系,包括稳定的供应链、熟悉的贸易流程、良好的商业信任等,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的。而且,每个国家的产品在质量、价格、特色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消费者和企业的偏好也较为固定,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中泰贸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依然很强 。
产量居前列的产品
泰国在多个产品领域的产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农产品
- 水果:泰国被誉为“水果王国”,水果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除了前文提到的榴莲,泰国的芒果、山竹、龙眼等水果也备受国际市场青睐。泰国气候炎热湿润,阳光充足,非常适合水果生长,其水果以口感鲜美、品质优良著称。例如泰国芒果,品种多样,有青皮芒、贵妃芒等,果肉细腻,甜度高,不仅在亚洲市场畅销,还远销欧洲、北美等地。
- 橡胶: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橡胶树在泰国的种植面积广泛,泰国的橡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泰国橡胶产业拥有完善的种植、加工和贸易体系,其生产的橡胶质量优良,在轮胎制造、橡胶制品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全球众多知名轮胎企业都从泰国进口天然橡胶作为生产原料 。
泰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海产品产量可观。虾类、鱼类等海产品是泰国重要的出口产品。泰国的对虾养殖和捕捞技术先进,养殖的南美白对虾等品种,以个头大、肉质鲜美、产量稳定而闻名,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海鲜市场,满足了全球消费者对于优质海产品的需求 。
通婚现象与文化融合
中泰两国之间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通婚现象,这也是两国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历史上,大量华人移民到泰国,他们在泰国落地生根,与当地泰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如今,中泰通婚家庭随处可见,这种婚姻关系不仅促进了两国人民在血缘上的融合,更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中泰通婚家庭中,两种文化相互影响,从饮食、语言到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家庭饮食上,既有泰式美食如冬阴功汤、绿咖喱鸡等,也会有中式菜肴如饺子、炒菜等;语言方面,家庭成员可能既会说泰语,也会说汉语方言或普通话;在节日庆祝上,既会庆祝泰国的宋干节、水灯节等传统节日,也会庆祝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 。这种文化融合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生活,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之间的距离,为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民间基础。
中国与泰国在经贸领域联系紧密,贸易结构互补,合作前景广阔;在产品产量方面,泰国的农产品、海产品等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人文领域,通婚现象带来的文化融合也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色彩。未来,中泰两国有望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