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为啥都想进厂当工人?看完这23张老照片,全明白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5 14:27 1

摘要:据老一辈人讲,上世纪70年代,如果你能在工厂里当工人,会 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尤其是国营工厂的工人,福利 待遇好,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体面,在 社会上地位也高。

据老一辈人讲,上世纪70年代,如果你能在工厂里当工人,会 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尤其是国营工厂的工人,福利 待遇好,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体面,在 社会上地位也高。 不过,也有人说,那时候工人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才几十块钱,勉强维持开支。双职工会好点,有时候也很拮据,所以也 没啥可羡慕的。 对于这两种观点,谁说得有道理?恐怕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深有体会。 那么,70年代的工人到底是啥样的?真的让人羡慕吗?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当时,有一些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深入到一些工厂考察和拍摄。他们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工人们生产和生活场景。 笔者挑选其中一些分享给大家。每一张照片都有代表性,让人印象深刻:那时候的工人, 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啊!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973年,一家国营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车间顶棚上悬挂有时代标语。 7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工人工资水平和生活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过去, 国营工厂被称为“铁饭碗”单位,是好单位。工作稳定,收入无忧。 1977年,鞍山钢铁厂里,矗立着工业学大庆的宣传标语,上面是铁人王进喜的画像。 能进入鞍钢这里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当时只要进了工厂,衣食住行几乎都由工厂负责。工人可以享受退休福利、福利分房以及粮票供应等,真正捧上了 “铁饭碗”。 1978年,黑龙江大庆一家炼油厂里,女民兵们正在进行训练,肩扛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精神抖擞英姿飒爽。女民兵们除了完成生产任务,还要定期进行军事训练。 1972年,上海造船厂里,工人们正在焊接船的龙骨。女工们不怕脏不怕累,真正做到了“女子也能顶半边天”。 资料显示,70年代, 上海青年工人一般工资标准:学徒3年,第一年17.84元/月,第二年19.84元/月,第三年21.84元/月。满师后,工资将提升至36元/月,还有5元的奖金。 1971年,上海一家工厂里,工人们站在马路边,热烈欢迎到厂里参观的外国代表团。他们胸前佩戴着像章,每人手里都拿一本红色小书。 工人们的精神面貌良好,穿着干净、打扮淳朴。这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品质。
在工厂的车间里,两名女工正在操作机床,加工制作机器上精密的零部件。机床上印着标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工厂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会因工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工人的月工资30-50元,技术工60-80元,高级技术工90-120元。 70年代,一名工人光荣退休了,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工友们敲锣打鼓为她送行。为工厂奋斗了大半辈子,值得尊敬。 1970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院子里,路边整齐摆放着崭新的手扶拖拉机,一眼望不到尽头,太壮观了! 1979年,洛阳一家工厂里,工人们在工作之余,聚在一起认真读报,了解和学习最新的行业资讯。 老一辈人说,那时候的工人爱厂如家, 毫无怨言靠的是自觉。 70年代,几名工人正在制作黑板报。在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和网络,人们获取资讯都是通过报纸、广播和宣传栏等。 70年代,一女工正在操作机床,她身穿劳动布工装,工作认真一丝不苟。 据说,当时的 二级工人的工资约为38.62元,这相当于现在的5210元。工人们除了工资,还能享受到一些福利政策,如粮票、住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1973年, 外国代表团采访上海工人新村一个工人家庭,夫妻二人都是厂里的工人。他们表示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住房是70年代工人最为珍贵的福利之一。单位会根据工人的职务、工龄等因素分配住房。当年的工人新村设施齐全,楼房质量也好,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居住区。 中午,妻子做好了饭。两个女儿坐在小圆桌前吃饭,桌上有四菜一汤和米饭。看得出,工人家庭的生活条件还是挺不错的。 上海的工人村生活稳定,配套设施齐全,孩子教育也受到重视。 工人新村建有专门的活动室,吃过晚饭,夫妻二人来到活动室,丈夫和工友们下棋,妻子和其他家属聊天。工人的业余生活还是挺丰富的。 70年代,一名年轻女工正在操作机床。她穿着工作装,戴着眼镜。她工作娴熟,一丝不苟,一看就是专业技术出身。 在那个年代,工人们 不计个人得失,以厂为家个个努力生产,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学先进,勇争先。 在另一个工人家庭,室内陈设很讲究。男主人戴着上海牌手表, 气质也不一般,不像是普通工人,更像是 厂里的一个小领导。 70年代,一家工厂的食堂附近,靠墙摆放着几块展板,大红纸上写有喜报、响应书等。几名工人从展板旁经过。 一名工人端着饭碗,站在展板前一边吃一边仔细阅读。 在另一面墙上,贴着白纸黑字的手抄报。一名工人手里拿着饭碗驻足观看。 70年代,两名年轻漂亮的女工人,从食堂打完饭往宿舍走。她们一边走一边吃。两人年纪看上去都不大,能当上工人确实挺让人羡慕的。 70年代,在一家雕塑厂里,一名女工正在细致刻画一件泥塑作品。 70年代的工人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结束语: 岁月苍桑,斗转星移,50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这些年轻工人们早已退休。70年代的工人群体,展现出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他们为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向光荣的劳动者致敬! ·END·探寻历史长河最耀眼的瞬间

来源:云乐茶乐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