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拉斯克奖揭晓!被誉为诺奖风向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21:51 1

摘要:拉斯克奖是全球生物医学领域最具声望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45年,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素来被誉为是“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一共有超30位拉斯克奖得主,随后荣获了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9月11日21时,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正式揭晓。

哪些人获奖?获奖原因又是什么?“医学界”带您快速了解拉斯克奖2025年度获奖人。

撰文 | 凌骏

2025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Dirk Görlich、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Steven L. McKnight获得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

美国爱荷华大学Michael J. Welsh、曾就职于福泰制药的Jesús González和福泰制药Paul A. Negulescu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Lucy Shapiro获得拉斯克奖科学特别成就奖。

拉斯克奖是全球生物医学领域最具声望的奖项之一,创立于1945年,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拉斯克奖素来被誉为是“诺贝尔奖风向标”,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一共有超30位拉斯克奖得主,随后荣获了诺贝尔奖。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共有六位华人科学家曾荣获过拉斯克奖,包括而后荣获诺贝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

2025年度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

获奖理由:发现了蛋白质序列中低复杂度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细胞内运输和细胞组织的新原理

2025年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授予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揭示了蛋白质序列中低复杂度结构域 (LCD) 的结构和功能。

凭借大胆的想象力和巧妙的实验,Dirk Görlich(马克斯·普朗克多学科科学研究所,哥廷根)和Steven L. McKnight(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达拉斯)揭示了细胞内运输和细胞组织的新原理。

长期以来,教科书关注蛋白质的结构复杂性和化学复杂性,强调独特的三维结构使这些分子能够执行专门的功能。它们的不同特性源于其氨基酸的顺序,每种氨基酸都赋予它们独特的特性。

按照这种传统观点,LCD仅由少数氨基酸而不是 20 种氨基酸组成,它们随意变化,几乎没有能力完成重要的任务。然而大约15-20%的真核蛋白质含有这样的区域,Görlich 和 McKnight 已经证明,这些“无序的” LCD 域在细胞内合并以支持多种生理操作。

2025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

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在开发囊性纤维化新型疗法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一种三联药物的组合,可以挽救这种致命遗传疾病患者的生命

2025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研究奖旨在表彰三位科学家在开发一种新型囊性纤维化(CF)救命疗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其中,Michael J. Welsh(爱荷华大学)阐明了这种致命遗传疾病背后的蛋白质正常运作方式,以及患者体内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并因此开启了找寻能够纠正这种异常蛋白质的小分子的可能性。

Jesús González (前福泰制药公司员工)开创了一种用于筛选化学库中潜在化合物的系统,而Paul A. Negulescu(福泰制药公司员工)则领导并倡导了CF项目,最终研发出一种三联疗法,将CF转变为一种可控的疾病。

2025年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

获奖理由:表彰她在生物医学领域55年的职业生涯贡献——发现了细菌是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其遗传逻辑以产生不同的子细胞;创立了斯坦福大学杰出的发育生物学系;以及在国家层面的模范领导能力

2025年度拉斯克奖医学科学特别成就奖授予Lucy Shapiro(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领域55年的卓越贡献。

Lucy Shapiro发现了细菌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遗传逻辑,从而产生两个不同的子细胞。她还创立了斯坦福大学发育生物学系,并以独特的视角指导其开展研究,将其打造成一个杰出的机构,不断提出原创性问题,并指导世界一流教师开展研究。

Lucy Shapiro是一位能言善辩、引人入胜的演讲者,曾为多届美国政府就新发传染病提供咨询,在国家层面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由于担心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她创办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这两家公司采用创新方法,生产出用于人类的药物和一种用于消灭农业害虫的药剂。

拉斯克奖历届华人获奖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共有六位华人科学家荣获过拉斯克奖,包括而后荣获诺贝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他们分别是:陈志坚(2024年)因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贡献而获奖;卢煜明(2022年)因在血浆DNA诊断技术(无创产前诊断)方面的革命性贡献获奖;屠呦呦(2011年)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拉斯克奖,后来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悦威(1991年获奖)被誉为“基因诊断之父”的华人科学家;李敏求(1972年获奖)是全球首个用化疗治愈实体癌症的医生;李卓皓(1962年获奖)是首位获得拉斯克奖的华人。

校对:臧恒佳

运营: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