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发挥工会主力军作用 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21:09 1

摘要:鄂尔多斯作为黄河“几”字弯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索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新路的时代重任,全市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以“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的政治自觉,团结动员百万职工争当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发挥工会主力军作用

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市总工会

鄂尔多斯作为黄河“几”字弯的重要节点城市,肩负着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索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转型新路的时代重任,全市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以“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的政治自觉,团结动员百万职工争当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根基,凝聚起守护母亲河的磅礴职工力量

组建由党校教师、高校学者、劳模工匠、工会干部等构成的40人专家名师库,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覆盖职工8000余人次;“暖城职工乌兰牧骑”活动持续深化,截至目前组织开展进基层慰问宣演活动13场,受众职工达1000余人。加大力度普及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绿色理念,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选树宣传库布其治沙劳动模范、环保技术工匠等在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绿色创新等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广泛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聚焦主责主业,搭建立功平台,激发职工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创造伟力

紧紧围绕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的核心任务,聚焦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精心设计、广泛组织开展电力、煤炭、供热等多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涉及20余个工种,近50个单位参赛,参与职工近2万人次。充分发挥83家自治区、市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头雁效应”和集群优势,围绕节能降耗、减污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工艺革新、智能化改造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五小”群众性创新活动和专项技术攻关,申报创新成果158个。搭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转化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紧密对接绿色产业发展和新技术新业态需求,联合人社、教育等部门及企业,大力开展面向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依托鄂尔多斯工人科技大学累计完成产业工人技能提升900余人,完成37个工种、近5000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三、广泛组织动员,汇聚职工参与实践的磅礴力量

积极组建以各级劳模工匠、产业工人、工会干部为骨干的工会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保护母亲河 厚植北疆绿”行动。组织职工参与防沙治沙等生态项目,有效遏制土地沙化,推动黄河沿岸生态持续改善,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起到积极作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总工会投入100万元打造“达拉特旗工会林”,将利用4年时间完成300亩林地建设任务,预计2027年建设完成;准能集团工会组织职工参与义务植树,累计复垦绿化面积9.95万亩,建成国家能源集团生态林2394亩,种植乔灌木7631万株,矿区复垦率达100%,“准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评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重大工程一等奖,企业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中国最美矿山”,同时入选内蒙古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及自治区首批矿山企业典型案例。

四、深化协同联动,拓展合作共赢的工作格局

主动加强与沿黄兄弟盟市工会的沟通联系,探索在劳动竞赛联办、技能人才交流、维权服务协作、生态保护活动共推等方面深化合作,努力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工作联动的沿黄工会工作新格局,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工会乐章。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