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令人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竟然亲自到北京去找到了周总理,为这位男子求情。她还说,自己的女婿不是汉奸,他为国家做出过很大贡献,也是一名共产党!
1955年,第二次“镇反运动”开始,这期间一中年男子被捕,还被判刑15年。
令人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竟然亲自到北京去找到了周总理,为这位男子求情。她还说,自己的女婿不是汉奸,他为国家做出过很大贡献,也是一名共产党!
对于陈洁如的说法,周总理不但表示认同,并且在他的干预下,这名男子很快便被释放。
这位“蒋介石的女婿”究竟是谁?他又做过什么呢?
蒋介石一生共有四段婚姻,风流成性却子嗣单薄,统共只有两个儿子,蒋纬国还不是亲生的。
但是,他还有个女儿,却是鲜为人知,这还要从他的第三段婚姻开始说起。
他的第三任夫人,名叫陈洁如,父亲陈鹤峰是个纸业商人,家境富庶,算是一个大家小姐。
1918年,12岁的陈洁如,随父母到上海生活,并且进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在这里,她结识了朱逸民,两人成为闺中密友,而朱逸民,则嫁给了上海滩财阀张静江做续弦。
中间为陈洁如
因为这个原因,陈洁如时常到张静江府上走动。1919年的夏天,正值暑假无聊,走动就更频繁了些,结果她就在张府遇到了几个客人。
这几个客人,是孙中山、戴季陶等,这其中便有蒋介石。
彼时,蒋介石已过而立,却还处于人生低谷。因为受粤军将领的排挤,丢掉了第二支队司令的职务,滞居在上海,还得了难以启齿的病。
这一段时间,他的日记里有这么一句话:“近日甚为淋病之苦,心生抑郁也”。
感情上呢,也很不顺利。虽有两位妻子,一个是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还比他大很多;一个是风尘女子,说出去都有损自己的脸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陈洁如出现在他面前。年仅十三豆蔻年华,青春靓丽有文化不说,还是大家闺秀,父亲是纸业大亨-----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次的“一见钟情”都顺理成章。当天,蒋介石与孙、戴二人离开后,便独自等在张府门口。待陈洁如出来,他便迎上去做自我介绍,并且问东问西嘘寒问暖。
就这样,两人算结识了,此后,蒋介石便时常拜访张府,制造出各种“偶遇”,送礼物写情书甜言蜜语说不完,开启了疯狂的追求模式。
一个13岁的小女孩,应该比较好骗才对,但她的母亲不好糊弄。陈洁如的母亲得知后,坚决反对,嫌他落魄军人没前途,又有妻妾年龄又大等等,毛病挑了一箩筐,总之就是不同意。
陈洁如
足足追了两年,眼看还是希望不大。哪知1921年的秋天,陈洁如的父亲陈鹤峰,突然心脏病发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无人照料。
这下机会来了。蒋介石不但披麻戴孝的拜祭守灵,更是忙前忙后的帮助料理,俨然是陈家的女婿。
他的这些举动,让失去父亲的无助少女,瞬间有了主心骨,心情也复杂起来。后来陈洁如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偷看了他一眼,不禁怦然心动。”
因为这一次事,陈母也开始觉得他靠谱。再加上朱逸民不断从中说和,张静江也亲临陈家说媒,最后蒋介石顺利抱得美人归,1921年底,他们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蒋介石与陈洁如
与陈洁如结婚后,蒋介石的事业便开始一路攀升。
1922年,因为粤军陈炯明的叛变,蒋去广州陪侍,因此取得了孙中山的信任。此后几年,他从粤军高级将领,到黄埔军校校长,一路顺风顺水,都是陈洁如相伴左右。
也是因此,黄埔的学生,都会尊称陈洁如为“蒋师母”,周总理因为曾在黄埔担任政治部主任,因此与陈洁如相识。
周总理年轻时
一直到1927年,两人在一起恩恩爱爱六七年,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结婚时,陈洁如才15岁,1924年,也才18岁,可能是由于被传染了蒋介石日记中的“淋病”而心灰,或者是什么迷信思想,她着急的收养了一个女婴。
这个女婴,是何香凝在参观医院时发现的弃婴,蒋介石给她起了个名字,叫“蒋瑶光”。
陈洁如与蒋介石
那几年,他们夫妻恩爱,蒋瑶光也很受父亲宠爱。不几年,蒋介石为了迎娶宋美龄踹掉了她们母女,她便改姓叫陈瑶光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唯一的女儿长大后,却接连两次,都嫁给了蒋介石的死敌-------
虽然与陈洁如离婚,但一来毕竟是曾经深爱的女人,再说他又子嗣单薄,因此对蒋瑶光还算不错,定期给抚养费,有时还邀请她到府上去小住几天。
也许,蒋瑶光长大了,蒋介石会在党内给她寻个好婆家,但蒋瑶光没给他这个展示父爱的机会。
刚过18岁,蒋瑶光就自由恋爱了,嫁给了一个能说会道的朝鲜人,还一口气生下两个儿子。结果一朝抗战胜利,这个男人丢下她们母子跑路了-----因为他,根本就是个日本间谍,留在她身边只是为了打探情报。
蒋瑶光因此备受打击,整日以泪洗面。
蒋瑶光有一个好朋友周安琪,她是汤恩伯的秘书长胡静如的夫人,周安琪看她这般难受,便决定为她再择一个良婿。
蒋瑶光
周安琪介绍的这个男人,虽然已经四十出头,但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还是第三方面军的少将参议,国民党敌伪资产的接收大员。
这一次,蒋瑶光和母亲都很满意,连蒋介石听说后也表示赞同,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女婿,竟是个“白皮红心”的,是个红色特工!
这个男人,便是陆久之,190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他的父亲陆翰,曾担任过湖南省的大员,还干过孙传芳的军法处处长等职。
陆久之
可以说,陆久之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出身,但他心里却没有功名利禄,牵挂的都是祖国安危。
1924年,还正在读书的陆久之,家里突遭不幸,他的父亲陆翰,竟然在上海被人杀害了!听闻噩耗,他怀着悲痛与愤怒的心情,到上海处理父亲的后事。
这一段时间,他接触了很多先进思想,与几个共产党员来往密切。于是,在他们的影响下,1926年9月,经徐梅坤的介绍,他进入了上海地下总工会秘书处,成为周总理手下的一名联络员。
然而,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上海因此风声鹤唳,许多同志被捕被杀,地下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
在此期间,陆久之也几度遇险,可是为了营救同志,他却敢于逆向而行,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打入了陈群、杨虎等领导的特务组织。也是由于他的情报,让不少同志幸免于难,陈赓和向忠发,就是由于得到了他的通知,才得以平安转移。
但长期与狼共舞,他还是暴露了,1930年,陆久之逃亡日本。趁此机会,他一边读书一边参与情报工作,成为《申报》的日本特派记者,根据组织的指示,参与共产国际情报局在日本的工作,还和驻日大使许世英攀上了关系-------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回到了国内,之后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父辈的人脉,很顺利的,便通过王芃生,进入了军统旗下的一个上海站研究所,为组织收集各种情报。为了收集到更多情报,他还冒险,进入过汪伪集团内部担任职务。
因为长期都是国民党身份,他的父亲陆翰,与汤恩伯的老爹是好友,汤恩伯也受过陆翰一些帮助,因此关系还算亲厚。1945年日本投降后,汤恩伯被调去上海,两人一见面,他就让陆久之担任了要职“第三方面军的少将参议”,可以说是很信任了。
有汤恩伯的信任,又娶了蒋瑶光,拥有“驸马爷”的身份,陆久之因此更加风生水起,不但传递出许多情报,还往汤恩伯的身边,安插了不少自己人。
陆久之与蒋瑶光
1949年,为了上海的和平解放,我党煞费苦心,请出了陈仪去策反汤恩伯。陈诚对汤恩伯几番有恩,还把自己的义女嫁给他,结果汤恩伯还举报了陈仪,陈仪也因此丧命。
形势如此危险,陆久之却毫不畏惧,勇敢接下了这个任务。他到上海浦园的汤公馆,守了整整三天,终于见到汤恩伯。
一见面,陆久之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了说服汤恩伯挖空心思磨破嘴皮。结果这个节骨眼上,蒋介石实在不放心,竟带着两个儿子,从奉化赶来督战。
蒋介石父子
陆久之的策反工作,因此功败垂成。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他看中的女婿,竟是死敌,而且这个驸马身份,还保了陆久之一命。
汤恩伯,连陈仪这个恩公老丈人都出卖,想来也不会顾及与陆久之的那点情分。蒋介石就在身边,他不敢出卖陆久之也不敢杀了,无非是拿不准这个“驸马爷”的份量,万一是老蒋信不过自己派他来试探呢?
陆久之
虽然蒋氏女婿的这个身份,为陆久之的特工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保护,但他对自己的妻子蒋瑶光,也是真心喜欢,夫妻非常恩爱和睦。所以当陆久之因为身份问题身陷囹圄,他的妻子才会四处奔走,连岳母陈洁如,也不惜豁出过去“黄埔师母”的身份,找到周总理去为他求情。
不久后,陆久之便出狱了,2008年病逝于上海,享年106岁。
想来,蒋介石若知道了陆久之的身份,恐怕还要再骂一次“娘希匹,天下何人不通共”!
来源:稗官论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