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西安这样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21:41 1

摘要:9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俊峰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9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俊峰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敏主持。

小布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实施意见》自年初印发以来

我市在推进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

取得了以下进展

↓↓↓

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

市科技局副局长楼文晓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市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国际首个十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传递工程系统。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支持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等建设。推行“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支持重大科研平台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和新型管理机制,增强开放共享水平和服务产业能力。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坚,中航西飞联合高校成功研发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设备及镜像铣工艺技术,成为国内首台、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镜像铣装备。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容量最大的三相一体百万机组220千伏电力变压器,主要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制定《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出台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新材料等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和政策。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全市瞪羚企业893家、专精特新企业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2661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印发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若干措施,推动“三项改革”提质增效。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全国首家技术经理人学院,全市技术经理人达到4645名。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形成8项重点改革事项。突出“以需定研”,有组织地支持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强化金融赋能创新,出台《科技金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机制,累计评估项目2.72万件,专利平均授权率由48%提升至65%。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26件。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建设“西安青年人才驿站”,“校招共用”引进产业紧缺人才116名,依托市级博士后创新基地引进博士97名。全市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944人。打造城市科创品牌,成功举办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发布“i西安”APP和智慧交通等一批数字经济解决方案。举办2025中国商飞供应商大会。建成投用西安科技馆,城市科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坚持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持续强化辐射带动,先后与咸阳、汉中、渭南、商洛等省内城市协商,谋划形成2025年创新协同合作事项30余项,加快融入共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举办西安市—榆林市区域合作工作交流会暨产业协同发展对接活动,推动两市在能源、现代煤化工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区域协同发展,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正式运行,中白双方将围绕空天科技、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合作,推动发布27项成果转化需求。开展跨区域联合攻关,围绕半导体、能源、现代煤化工、现代农业等领域,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工作走深走实。

接下来

西安市还将在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优化计划体系:

制定印发《西安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优化方案》,设置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创新生态优化共6个专项19类专题。建立科技计划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人才金融协同发展。

改革组织方式:

建设符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科技项目储备库,强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论证。完善科技计划项目凝练机制,由“征集制”向“创建制”转变,形成从需求提出到科研供给的良性循环。强化科技项目全流程管理,开展科技项目分类评价。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范围,实施财政资助科技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

突出集成创新:

主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支持建设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供给和产业需求适配对接,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孵化一批科创型成长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近期,已出台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目前光伏、空天动力、输配电等产业创新中心已挂牌运行,半导体及光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方向正加快布局建设。

作为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重要承载区域

西安高新区在推动科技创新

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成果转化能力

产业培育能力等方面

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任俊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高新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规划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运控中心正在开展设备搬迁调试,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已全面开工。实验室体系不断完善,聚集1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即将竣工投用,光子科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实验室纳入陕西实验室培育体系。

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持续推动高效率成果转化方面,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提速建设。在先进制药、电力电子、无人机系统、光子集成领域布局建设4家中试验证平台,已纳入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名单。聚焦“校地院企”融合发展推动成果转化,获批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省级试点。

同时,高新区聚焦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企业培育。光子、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智能系统、先进半导体芯片等8个新赛道纳入工信部国家新赛道培育计划。109家企业和个人获得202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全省占比超30%。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

聚焦创新资源汇聚,不断优化高水平产业生态的基础上,健全“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165家企业入选省级上市后备名单。成功设立全省首支AIC股权投资基金。丝路科技人才资本大市场新址投入运营。与香港投资推广署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助力科技企业借“港”出海。

完整直播回放

↓↓↓

文:首席记者 陈克 实习生 周奕彤丨图:记者 雷伟东丨视频直播及制作:周伟 谷芃琳丨直播统筹:邹建彬丨编辑:党美容丨校对:张立 | 审核:程渭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编:杨雪

来源:西安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