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胡乱华的谜团,总让人想起那种一家人闹翻天,邻居看热闹的场面。你说,那些草原上的胡人,能不能早知道自己会成为中原历史里一颗炸药包?西晋的人呢,又真的想过他们能守住一间又一间的房门?问题总比答案多,这局棋,谁下出了先手,谁又不小心把棋盘掀了——至今,也没人说得清
五胡乱华的谜团,总让人想起那种一家人闹翻天,邻居看热闹的场面。你说,那些草原上的胡人,能不能早知道自己会成为中原历史里一颗炸药包?西晋的人呢,又真的想过他们能守住一间又一间的房门?问题总比答案多,这局棋,谁下出了先手,谁又不小心把棋盘掀了——至今,也没人说得清。
说到底,这一地鸡毛,还是从胡人开始。“胡人”这名字,说出来挺随意,好像今天你随口喊个老王老李,但那时的“胡人”,指的不是单一哪一群,也不是只会放马喝酒的草原汉子。你往前掰,一直到商、周,那些鬼方、猃狁、昆夷,还没到点名“胡”,但那种隔着河、隔着山彼此暗自较劲早就在了。你我也懂,邻里间不是闹,就是和。这种日子,从没断过。
话说回来,胡人内迁这件事,咋说呢,跟咱小时候家里分了房子一样,总得有个理由。谁愿意就这样把老窝搬了?可天灾,人祸,政策三管齐下,有时候根本不是自己要走,而是没得选。尤其那草原——下雪一场,牛羊全死,别说吃肉,连奶都喝不上。眼看过不下去,只能朝南望一望。之前也有点带刺的打仗,今天你砍我,明天我蹲你门口,但最终还真不少胡人就这么进了中原的门。
其实他们来了也不是新鲜事。边地本身就胡汉杂居,混着活,好点的时候大家各过各的,差点的时候打杀也不稀罕。你说是不是,这一锅水本就不清,一搅就成泥塘。你看汉朝、唐朝,没少搞什么“受降城”——那意思就是,来投的人,专门画个地界让你待着,别乱跑,别惹事。这规矩好像绑枪管子,能熄火但熄不住一辈子。
时间一长,胡人和汉人的习惯、想头可没谁愿意改太多。你若比我强时,我认你——这一点,胡人不讲虚的。强的他们怕,弱了就头顶一颗星想造反。你要说他们就没点感情,那也未必。百年下来,不少胡人其实早就跟汉人通婚,打把式,种地,可一遇上哪家起事,立马分得清“我们”和“他们”。这时间线里,命运就像拉锯战,推来推去,最终总是哪个倒霉蛋先扛不住。
说到西晋,那是真有点让人头疼的家族剧。晋武帝司马炎,那是个聪明人吧?但有时候聪明人往死里想反而不靠谱。司马炎一统天下后,忒不放心外人,觉得皇室得兄弟抱团才能挡事。于是把亲戚全分封出去,还给了兵权。说是防止权臣造反,其实像是把家门钥匙全送人。老司马也许没想过——钥匙在手,还能不自己开门过家家?
晋家这烂摊子,最怕的是里头人不争气。本来嘛,家族分封,兵权抓手,汉朝时就被证明是个大坑。但司马炎偏觉得,汉朝是因为没有族人保驾护航才完蛋。什么经验?啥教训?也许老司马晚上喝多了没想明白——反正,他把赌注压在亲人身上,结果亲人才是最会反水的那波。
一波又一波的家族争斗,最终爆了八王之乱。那是场可怕的大混战,说十六年也好,说十余年也行,反正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收手。司马家的这群王爷,各自为政,玩的是你死我活。杨骏、贾南风、司马伦……一轮又一轮,谁都不想瞅谁顺眼。贾南风本是司马炎亲手挑的儿媳,结果一进门,就成了刨根挖底、翻脸刺刀见红的狠角色。
贾南风这人,说野心不如说是命运使然。你想想,她爹贾充参与杀魏帝曹髦,家里本就一肚子心计。进了司马门,还不放心杨骏一手遮天。于是就串联王爷,砍了岳父三族。哪知,刀一挥,自己也被后来赵王司马伦算计宰了。当时没人抱怨命太苦——都是你你我我,谁都得靠自己。
其实这些混战,说起来不过是家里人攥了拳头,没想着真跟邻居和和气气。结果打来打去,西晋的筋骨都削没了。你看这家族子孙,兄弟、叔侄、爷孙,全都跟仇家一样,一个都不手软。司马懿那会儿装病骗曹爽,等人一低头便下狠手。司马师、司马昭,一个废皇帝,一个弑君,杀得整个洛阳血流成河。到司马炎这儿,分封自己家人做王,结果一个个全变了狼,哪还有什么亲情。
西晋其实早有隐患,自家人互斗,外头胡人盯着。当家门破了,胡人再不客气,进来就是抢,就是用命赌。更糟糕的是,司马炎在位时胡人问题就没转圜。公元270年,鲜卑树机能造了反,打了九年才被干掉。这九年,西晋的兵不成兵,士气也没了。有人劝,把胡人赶回去,再从内地补点人守边防。司马炎一听,爱听不听。胡人继续内迁,风险翻了几番。
更刁钻的,是司马炎给笨儿子司马衷安排了皇位,还塞了个狠媳妇贾南风。司马衷没什么主见,说白了是个“傻皇帝”,皇权旁落,贾南风趁机翻天。司马炎死后,家里就剩下杨骏、贾南风这俩人争权。一个岳父,满朝提拔亲信;一个媳妇背地里搞联军。你说这不是臭水沟里两个蛤蟆较劲吗?到头来,还是家族内斗埋了雷。
回头再看胡人。前头都说了,胡人的风气是强者为尊。你中原强时,我认你做大哥;你一衰了,我来翻桌子。西晋被自家人折腾成虚壳,胡人看准机会,干脆攻城夺地,把大好江山席卷一空。什么五胡乱华,其实说到底,是权力和家族亲情全烂了,外人才敢放手施展。
我老觉得历史这东西,哪怕你知道因果,总还是藏着点细节。司马家一门心眼只顾利益,忽略家法、亲情、制度。司马懿当年骗曹爽时发的誓,说只要兵权,保富贵,最后却杀得五千人头落地。后辈见了,谁又真信谁一句话?司马炎那点聪明劲,还是输给了人心反复。
你要说这一场五胡乱华到底怪谁?是天灾、政策,还是家道崩坏的命数?我说,可能哪天深夜,司马家祖先在黄泉路上也在叹气。“咱拼了命抢家业,最后康庄大道怎么变成了修罗场?”历史没说答案,只留下一地鸡毛。
或许我们该问一问——家族的强大,到底靠什么?权谋可以撑一时,能不能撑住一世?人心这东西,翻来覆去,还是最不靠谱的棋子。五胡乱华就像一出戏,开头热闹,终场冷清,剩下的,只能让后来人慢慢掰指头问一句:要是当年他们肯听劝、懂得让一步,也许这场乱局会不会就有别样结局?
来源:枣林间采摘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