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刘,今年55岁,自诩‘身体硬朗、百病不侵’,谁劝他体检、打疫苗,他都摆摆手说‘自己用不着’。可今年冬天,一场没当回事的感冒,拖了快一个月都没好,最后高烧咳嗽,晚上睡不好觉。到医院一查,竟然查出重症肺炎,还差点进了ICU。老刘和家人才知道,‘小病拖成大病’其
“老刘,今年55岁,自诩‘身体硬朗、百病不侵’,谁劝他体检、打疫苗,他都摆摆手说‘自己用不着’。可今年冬天,一场没当回事的感冒,拖了快一个月都没好,最后高烧咳嗽,晚上睡不好觉。到医院一查,竟然查出重症肺炎,还差点进了ICU。老刘和家人才知道,‘小病拖成大病’其实就在一瞬间。”
这个情节,或许对你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中老年人,尤其是过了50岁以后,总觉得疫苗是孩子们的事,年纪大了“免疫力下降”,“打了也没啥用”。可医生的一句话,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看法:“免疫力下降,才更需要疫苗。等到已经生病,才想起补救,很多时候就来不及了。”
那么,父母过了50岁后,到底有哪些疫苗不得不打?如果不重视,背后的健康风险究竟有多大?今天,这篇文章就帮你系统解答——超50岁父母,为什么一定得打好“这2针疫苗”?
而且,文末还会告诉你怎么做,才能用最少的钱、最实际的行动,为父母守护健康底线。第2种疫苗很多人都没听过,却关乎晚年真正的“安稳日子”。
很多人疑惑:“50岁的人,身体还挺结实,疫苗还有必要吗?”医学上早有定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威报告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年衰退,这一生理变化不是可逆的。这意味着,普通的小感冒、小感染,对年轻人可能两天自愈,对中老年人却可能“雪崩式”转变成重病。
不仅如此,65岁以上老人因肺炎住院的比例,是青少年的4倍以上。普通的一场感冒引发的“肺炎”,每年在我国导致超过40万老年人死亡。更可怕的是,带状疱疹等潜伏病毒,本来在体内“悄无声息”,一旦免疫下降,极易“伺机作乱”,导致神经剧烈疼痛、器官永久损伤。
你可能还会问,“我父母不抽烟、不酗酒,吃得也健康,还用管这些?”遗憾的是,免疫系统衰老由内而外,单靠自觉‘保养’很难逆转。
疫苗的原理,就像给即将“退役”的免疫士兵加装新武器,帮助身体提前“堵住漏洞”,大大降低慢性感染、急性并发症等高龄常见风险。
有些家长甚至担心,“年纪大打针更容易出意外吧?”经国家药监局长期跟踪,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在中老年人中接种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极少。综合来看,利远远大于弊!
老年人最可怕的不是“重病”,而是“普通感冒演变成人间惨剧”。《柳叶刀》2022年全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人因肺炎球菌感染致死是排名第一的“隐形杀手”。 在中国,每年超40万人死于相关并发症。而这一切,往往就是被忽视的疫苗保护漏洞所致。
肺炎球菌疫苗有两种选择:13价结合疫苗(如“辉瑞”)和23价多糖疫苗。权威共识建议:60岁及以上人群应尽早接种,优先推荐13价结合疫苗,效果更强、保护期更久。
很多城市还为老人免费接种,只要带上身份证就在社区医院登记。有些家长怕麻烦或者排斥,常抱侥幸心理,等到真正生场大病再解决,常常躺在ICU才追悔莫及。医生说,“疫苗是提前布防,不是临时抢修”,请一定记牢!
很多人只听说过水痘,却忽略了带状疱疹。其实,50岁以上人群每3人中就有1人终身罹患带状疱疹,更甚的是一旦发作,剧烈的神经痛能让人痛不欲生,甚至后遗神经痛可持续半年到1年,吃药止痛都无效,让人“痛不欲生”。如果病毒侵入眼、耳、脑,还可能导致失明、听力丧失,甚至更严重的并发症。
国内现已获批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如“欣安立适”),适用于50岁及以上年龄段,两针间隔两个月。有临床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效率高达90%以上,能显著降低带状疱疹发病和后遗症概率。有人觉得疫苗价格偏贵,但对比后遗症导致的住院、神经科治疗费用,比起高昂的医疗开支,这点投入更是一笔极具性价比的健康投资。
你还在等什么?不要想着“等身体更虚再打”,其实年纪越轻、体质越好效果越突出。
回顾50岁以上父母不得不打的这两种疫苗,核心目的就是让高发的“致命小病”变成“可控小病”。但除了及时接种,日常还有这些关键细节别忽视:
一定要选正规渠道、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去本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疫苗预约,接种前医生会评估身体状况,有急性发热、感冒、严重基础病未控制时应暂缓接种。
尽量优先按照年龄、健康状况先后顺序。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60岁以上优先,50岁及以上及有慢性基础病者同步推进,做到“全覆盖、早保护”。
打完疫苗后注意休息,出现轻微反应属正常;如有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如注射局部红肿、低热一般无大碍,极少数过敏体质需特殊监测。
千万别生病后再打,疫苗是“提前防线”。
有些家庭误以为子女在身边、父母身体好就不需要,但疾病从不提前预约,等到出现大病才出手,常常后悔莫及。
别等舆论热点、恐慌新闻才行动。
很多带状疱疹、老年肺炎患者其实就在身边,做好科学预防才是真正的孝顺。
每个家庭都怕父母生病,每个子女都想父母多陪伴些时光。可医学早已给出答案,真正的孝顺,不是买贵保健品、花高额医疗费,而是用科学方法提前挡住严重疾病的“第一道门槛”——这2种疫苗,是每个50岁以上家庭不可或缺的“生命护身符”。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国疾控中心.《成人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1年版)》
3. 周德敏, 王雪涛. 带状疱疹疫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3, 29(3): 258-263. DOI:10.3969/j.issn.1006-916X.2023.03.008
4. GBD 2019 Pneumonia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22, 22(11): 1626–1647. DOI:10.1016/S1473-3099(22)00306-2
5.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带状疱疹疫苗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
来源:老耿来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