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故里行,15位书画家“硬干”了前所未有的三件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9:25 1

摘要:15位书画家前往唐代著名诗人、草书大家贺知章故里——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硬干”了前所未有的三件事。

陈洪标|撰稿

15位书画家前往唐代著名诗人、草书大家贺知章故里——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硬干”了前所未有的三件事。

在萧山区第五高级中学,书画家们为教师节受表彰的优秀教师现场量身赶制“奖品”。这是教师节前所未有的一件益事。

在贺知章学校,红领巾讲解员给眼前的黄爷爷介绍宣传栏里的黄爷爷。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件趣事。

在知章村畅谈如何把贺知章和李白、杜甫等名人故事串联成珠,续写湘湖版《长安三万里》,改名“知章村”为“贺知章村”,“蜀山街道”改为“贺知章街道”,打造从“乡愁”到“乡情”的文旅IP……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件大事。

书画家为教师量身赶制“奖品”

萧山五中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在学校图书馆,这天上午,是最热闹的时刻。

▲走进萧山五中书画雅集现场,叶向阳 摄

黄亚洲工作室书画家平台的15位省市书画家,一边创作,一边解答围在身边的美术生的现场提问。这种互动的氛围,让原本安静的图书馆热闹起来了。

▲书画雅集现场,叶向阳 摄

一些闻讯赶来的教师,得知这是给明天教师节受表彰的他们量身定制的“奖品”,更是激动不已。他们说,执教这多年,受表彰也多次,这是第一次有额外的“奖品”,而且这种“奖品”前所未有,太独特了,不仅每个人的内容不一样的,特别有意义,而且还有艺术价值。他们发自肺腑的言语声,让图书馆里的这份热闹增加了一份喜悦和甜蜜感。

▲书画雅集互动现场

更热闹的是,穿透书架扑面而来的阵阵笑声,那是青年教师在聆听著名作家、诗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在讲述创作中的趣事。这是学校专门请黄亚洲给青年教师开的小灶。

▲黄亚洲给青年教师讲述创作中的趣事

“平时,我们只能在网络上,或图书馆里,看到黄亚洲主席的著作和报道,总感觉这样的大作家只能是敬而远之。没想到,第一次见面,是如此亲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我们更难以置信的是,大作家讲得也这么有趣。”

两个多小时的讲述,让青年教师意犹未尽。为此,他们对黄亚洲发出邀请,下次再来一场分享读书会,给大家讲讲他的某本著作。

这是萧山五中与黄亚洲工作室书画家平台,为教师节联合主办的“本真育人 感恩相遇”书画雅集活动。

▲萧山五中党委书记寿伟江介绍学校的情况

▲活动由萧山五中校长韩立明主持

▲花鸟画家、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江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刘彦勇介绍各位书画家

▲黄亚洲和白马湖诗社副社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徐杭生分别向学校赠送各自的著作

▲刘彦勇赠送画作

▲花鸟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史馆馆员汪逸芳赠送画作

▲黄亚洲致答词

▲黄亚洲题写校训

▲黄亚洲给学校题词

▲书法家、省政府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省政府原参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杂文学会名誉会长桑士达创作的书法作品之一

▲国家一级美术师、江南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宋柏松创作的书法作品之一

▲刘彦勇创作的画作之一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老干部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陆新自创作的画作之一

▲花鸟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史馆馆员汪逸芳给学生创作的扇面之一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焦亚新在创作

▲画家、浙江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叶向阳创作的画作之一,南晖题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杭州新钢笔画研究会秘书长蔡国梁创作的钢笔画

▲浙江省钱江书法研究会顾问、钱塘书画研究社理事蔡卜博创作的画作之一

▲徐杭生创作的书法作品之一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南晖创作的书法作品之一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理事黄亚瑟创作的书法作品之一

▲百米长卷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陈洪标创作的书法作品。

小小讲解员给黄爷爷介绍黄爷爷

下午,书画家们来到萧山区蜀山街道贺知章学校,这所由黄亚洲题写校名的公办小学,秉持“知章故里,诗意校园”的办学理念,追求“知书知章,做文做人”的教学育人目标。

▲书画家和贺知章学校师生合影,叶向阳 摄

在该校副校长高琳琳等陪同下,红领巾讲解员带领大家,从一块古碑“文峰毓秀”的来历开始,到萧山方言的长廊,再到展陈馆中贺知章诗篇的解读,让大家感受到了校园一景一物中蕴含的历史和诗意,以及传承贺知章文化方面的创新实践。

▲黄亚洲和小讲解员互动,叶向阳 摄

尤其在参观学校展览馆时,一位红领巾讲解员在看到黄亚洲的一刻,立即愣住了,这不是宣传栏里的黄爷爷吗?他马上反应过来,很腼腆地看着黄亚洲,似乎在问:黄爷爷,这个黄爷爷还需要我介绍吗?

▲黄亚洲和小讲解员握手道别

黄亚洲看到宣传栏里自己的照片,也感到很突然。他十几年前给学校题写过校名,但并不知道学校把他作为乡贤名人放进了宣传栏里。黄亚洲从这位小讲解员的眼里明白了什么意思,就笑着对他说:“小朋友,你就开始吧,看看你会怎样介绍我,越简单越好!”

▲向学校赠送刘彦勇画作

没想到,这位小讲解员双眼盯着黄亚洲,一点也不怯场,三言两语就把眼前的黄爷爷给大家介绍得清清楚楚。这位少先队大队长在大家的笑声中赢来了阵阵掌声,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当场表扬,让他放学后,把今天的奇遇告诉爸妈,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向学校赠送汪逸芳画作

▲向学校赠送陈洪标书法作品

做名人文章续写湘湖版《长安三万里》 打造从“乡愁”到“乡情”的品牌

来到贺知章诞生地的千年古村——知章村,村里建有“历史+文化+科技”的现代村史馆,里面展示和记录着村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古贤今士的嘉言善行与卓越风采,展现了知章文脉赓续、人才辈出的生动景象。在参观期间,听村委会宣传员讲解悠久的村史,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但听黄亚洲讲解祖先、著名行吟诗人黄九皋的奇闻趣事,更是令人陶醉。

▲黄亚洲讲解黄九皋的奇闻趣事

在村委会,举行了一个简单但前所未有的座谈会,蜀山街道宣传委员金丹楠出席,村党委书记闻水明介绍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民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情况,以及未来的建设发展规划。

▲村党委书记闻水明介绍情况

书画家们对知章村独特风土人情和乡村振兴发生的变化等方面,畅谈了各自的感受。

刚出席湘湖圆桌会议的黄亚洲,对村委会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知章村作为湘湖片的一部分,从村发展规划上要做好衔接的文章,如何在湘湖片的版图中凸显知章村的优势和特色。譬如打造湘湖版的《长安三万里》文旅IP。

▲《长安三万里》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 744 年,李白和杜甫在长安一家酒馆饮酒痛哭,因为本来相约是三个人的酒局。结果他们的好朋友八十六岁的贺知章却永远来不了。黄亚洲说,从这条历史线索挖下去,做大贺知章和李白、杜甫等名人的文章,演绎李白、杜甫等从长安来湘湖,醉酒泪寻老师贺知章的故事,不仅要将杜甫《饮中八仙》诗中“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的贺知章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还将植入其他相关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故事,打造贺知章和李白、杜甫等名人故事的文旅IP,让湘湖从萧山走出去,从杭州走出去,从浙江走出去,成为全国的湘湖。

▲黄亚洲在听取村里的情况介绍

其次要做好做足做透做深贺知章的名人文章,建议先改村名,现在这个名字中的“知章”,对杭州和浙江人甚至南方人的发音传统来说,有谐音“ZZ”的尴尬,无法和“贺知章”直接建立联系,失去了名人的传播效应和社会价值。所以建议向相关部门申请改名为“贺知章村”,同时“蜀山街道”亦改名为“贺知章街道”,以贺知章之名扬名天下。

▲湘湖美景,图片来自网络

再则,把与贺知章有关的历史文化、诗词书法,以及黄九皋等其他名人等进行充分挖掘,开发文旅产品,打造从“乡愁”到“乡情”的品牌,成为文人墨客、书法家以及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湘湖夜景,南晖 摄

书法家、省政府研究室原副巡视员、省政府原参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桑士达,杭州市老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勇等也围绕这个主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从美国回国探亲的美籍华人杨雷畅谈了从进村那一刻起的深切感受。她是一位诗人,也是硅谷的著名平面设计师,得知黄亚洲要带书画家要到贺知章故里采风,马上决定先不回老家,从上海一下飞机,就直接来到了知章村,因为她是贺知章的小迷妹。她说,村里随处可见的白鹭,就让她喜欢上了这里。她爱贺知章的诗,更爱贺知章生于斯长于斯的千年历史文化古村。

▲知章村

座谈结束,15位书画家和蜀山街道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举行了“笔砚乡情·贺知章故里书画雅集”活动,以贺知章诗词意境为灵感,即兴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幅书画作品。黄亚洲直接以改名后的“贺知章村”发出邀请:“欢迎全国的诗人,都能沿着李白的足迹,来到浙江萧山贺知章村!”

▲黄亚洲题写“邀请书”欢迎全国的诗人来贺知章村

▲黄亚洲题写黄九皋事迹陈列馆

▲桑士达在创作中,蔡国梁 摄

▲张勇在创作中,蔡国梁 摄

▲宋柏松在创作中,叶向阳 摄

▲刘彦勇向杨雷赠送画作

▲陆新自画作之一

▲焦亚新画作

▲叶向阳在创作中,黄亚瑟 摄

▲蔡国梁钢笔画作品

▲蔡卜博画作,黄亚洲题词

▲徐杭生在创作中

▲南晖在创作中,叶向阳 摄

▲黄亚瑟书法作品之一

▲陈洪标书法作品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百米长卷书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其出版个人著作近20部,代表作有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长篇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等。图片除注明外,由陈洪标拍摄。

来源:陈洪标写字说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