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
不限选考科目
或仅要求政治、历史的专业视为“文科类专业”,涵盖人文、社科、法学、语言、新闻传播、教育、管理等方向。
本文以985高校在浙江省普通类第一段平行志愿招生为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省考试院、高校官网和公开发布的统计公报等。
2023年3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局。加快新文科建设,推动文科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
展开剩余71%2025年8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对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985高校文科类专业在浙江省的招生正经历“规模缩减—结构重构—内涵升级”的三重变化,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 招生规模:从“扩张”到“收缩”
985高校文科招生比例下降,专业撤销、调整已是普遍现象。如,复旦大学将文科招生比例从30–40%压缩至20%;浙江大学2024年停招20个文科专业等。2024年全国高校撤销专业1670个,其中文科类占比超50%。
2.专业类型:从“传统”到“交叉”
一方面传统文科边缘化。
历史、哲学、艺术史等专业在哈佛大学、英国肯特大学等国际高校被取消;英语、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公共管理等许多文科类专业在多数985高校停招、减招。
另一方面“新文科”崛起。
如涉外法治、智能财务管理、数字人文、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智能与国际传播、数字金融、外语加财会试验班、各类双学位项目等新文科专业。
据此,许多985高校把传统文科专业放在普通类提前批招生,把新文科专业放在平行志愿招生。如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3.培养模式:从“单一学科”到“文理融合”
“PPE(政治-经济-哲学)”“法学+科技”“新闻传播+AI”等复合培养成为985高校文科标配。例如:复旦大学“数字治理与社会发展”双学位、浙江大学“涉外法治+外语”双学士项目等。同时国际化办学加速,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等通过中外合作开设新闻传播、金融学等文科专业,分数线较本部大幅降低。
4
.政策导向:从“学科导向”到“需求导向”
教育部要求2025年前优化调整20%的专业,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的领域。文科调整逻辑一是保留提升,如法学(涉外法治)、国际传播、数字经济等国家紧缺方向的专业。二是压缩提升,如纯理论型专业(如哲学、艺术史)及就业率低于80%的传统文科专业。
综上所述,文科已呈现三重转向:
2025年浙江985高校的文科招生情况清晰地表明:
1.单一技能的传统文科生竞争力下降:市场和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人文社科底蕴,又懂技术、能应用、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2.“新文科”建设成果落地: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完成了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交叉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
3.文科生的选择需要更具战略眼光:考生不能再简单地按“兴趣”选择中文、历史、哲学等,而需要关注:
①这个专业是否提供了额外的技术或数据分析技能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