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每到清明,我总会回乡下老家。刚迈进家门,就看见奶奶在院子里的香椿树下忙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奶奶微仰着头,手中的长杆顶端绑着一把小镰刀,轻轻一勾,鲜嫩的香椿芽便纷纷落下,宛如一只只绿色的蝴蝶。
01
《清明・香椿情》作文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前后,小城被春色簇拥,可于我而言,这春色里最诱人的,是那一抹鲜嫩的香椿绿。
小时候,每到清明,我总会回乡下老家。刚迈进家门,就看见奶奶在院子里的香椿树下忙碌。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奶奶微仰着头,手中的长杆顶端绑着一把小镰刀,轻轻一勾,鲜嫩的香椿芽便纷纷落下,宛如一只只绿色的蝴蝶。
我兴奋地跑过去,蹲在地上捡起香椿芽,放进篮子里。凑近一闻,那独特的清香瞬间钻进鼻腔,让人心旷神怡。奶奶看着我,笑着说:“小心别扎着手,这香椿啊,可是春天给咱的宝贝。”
回到厨房,奶奶把香椿芽洗净,切碎,与鸡蛋液搅拌在一起。锅里的油热了,“刺啦” 一声,蛋液下锅,瞬间鼓起泡泡,不一会儿,香椿炒蛋的香味便弥漫了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放入口中,那浓郁的香味在舌尖散开,幸福感也随之蔓延。
随着我渐渐长大,学业日益繁忙,回乡下的次数越来越少。去年清明前夕,奶奶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思念:“乖孩子,啥时候回来呀,奶奶给你做香椿炒蛋。” 可当时我正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便拒绝了。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那好吧,学习别太累。”
不久后,奶奶因病离世。这个清明,我再次回到老家。院子里的香椿树依旧枝繁叶茂,可树下却没了奶奶的身影。我抚摸着粗糙的树干,泪水忍不住落下。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香椿芽,做了一盘香椿炒蛋。吃着吃着,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奶奶慈祥的面容,耳边回荡着她温柔的话语。
清明的香椿,承载着我与奶奶的美好回忆。这抹绿色,这份深情,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02
《清明絮语》作文
风,轻轻撩拨着春的裙摆,带着几分惆怅,在大街小巷穿梭。它轻抚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又溜进田野,油菜花微微颔首,仿佛在回应风的倾诉。清明,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悄然来临。
清晨,我和父母带着祭品,去往乡下祖坟。一路上,我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情愈发沉重。
来到祖坟前,四周荒草丛生,在风中瑟瑟发抖。父亲默默拿起锄头,清理着坟边的杂草,一下又一下,动作缓慢而有力。母亲则虔诚地摆上祭品,水果、糕点整齐排列,她轻声念叨着,像是在和祖先诉说家常。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墓碑上模糊的字迹,思绪飘远。听奶奶讲,曾祖父是个勤劳善良的人,一生都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农忙时,他头顶烈日,弯着腰在田间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滴落在土地里,滋养着农作物;农闲时,他会坐在院子里,教孩子们识文断字,用粗糙却温暖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一笔一划地写着。
想到这些,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走上前,拿起扫帚,轻轻扫去墓碑上的尘土,仿佛看到曾祖父和蔼的面容。
“曾祖父,我们来看您了。” 我低声说道,“您放心,我们都很好。”
风,轻轻吹过,像是曾祖父的回应。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他的目光,充满了关爱与期许。
返程途中,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边。风依旧在吹,却多了几分温柔。我知道,逝去的亲人虽已不在,但他们的爱与精神,如同这春风,永远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03
《清明,在墨香中怀想》作文
鼻尖萦绕着雨后泥土清新的芬芳,耳畔传来归巢鸟儿清脆的啼鸣,眼前是一片朦胧的烟柳,清明,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情思,悄然来到了身边。
我走进那间熟悉的旧屋,屋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桌上,摆放着姥爷生前用过的笔墨纸砚,砚台上还残留着些许干涸的墨渍。抚摸着那杆毛笔,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从前。
小时候,每到清明前后,姥爷总会带着我在这方小天地里,挥毫泼墨。他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地教我写着字。他的手宽厚而温暖,有力地引导着我,那浓黑的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晕染开来,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姥爷一边写,一边给我讲着古人的故事,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就像一首悠扬的乐曲,让我沉醉其中。
如今,再次站在这书桌前,我仿佛还能看到姥爷那专注的神情,他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手中的毛笔在纸上飞舞。我拿起毛笔,蘸了蘸墨,试着在纸上写下姥爷教我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可那字迹却歪歪扭扭,远没有姥爷写得那么刚劲有力。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望着那飘落的雨滴,心中满是思念。姥爷已经离开我好几年了,但他对我的爱,就像这墨香一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将写好的字放在桌上,对着姥爷的照片,轻声说道:“姥爷,我想您了。” 虽然他再也听不到我的声音,但我知道,他一定在某个地方默默地守护着我。
清明,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在这墨香中,我缅怀姥爷,也汲取着前行的力量。我会带着姥爷的期望,在人生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04
《清明,与祖父的 “重逢”》作文
清明,我又来到祖父的墓前。
微风轻拂,墓前的青草微微晃动,像是祖父在亲切招手。墓碑上祖父的照片已经有些褪色,可他那和蔼的笑容,依旧清晰地印在我心里。
我轻轻蹲下,用手抚去碑上的灰尘,指尖触碰到冰冷的石碑,心也跟着一颤。还记得小时候,祖父总喜欢用他温暖而粗糙的大手,轻轻摩挲我的头,那感觉,暖到心底。
思绪飘回到从前。那时,每个周末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祖父家。一进门,就能闻到祖父做的红烧肉的香味。祖父总是系着那条旧围裙,在灶台前忙碌。他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肉,一边回头叮嘱我:“乖孩子,别急,马上就好。” 那锅里的肉,色泽红亮,每一块都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咬一口,软糯香甜,至今想起,仍唇齿留香。
饭后,祖父会带着我去院子后的小花园。园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五彩斑斓。祖父耐心地给我介绍每一种花的名字和习性,他弯腰赏花的背影,成了我童年最美的画面。我会调皮地摘下一朵小花,插在祖父的头上,他也不恼,只是笑着说:“小调皮,又来捉弄爷爷啦。”
可如今,我再也听不到祖父亲昵的呼唤,再也吃不到他做的红烧肉。眼前的墓碑,冰冷而沉默,将我与祖父分隔在两个世界。
泪水模糊了双眼,大颗大颗的泪珠滚落。我哽咽着说:“祖父,我好想您,您在那边过得好吗?” 风轻轻吹过,像是祖父在温柔回应我。
在这个清明,我仿佛又和祖父 “重逢”。虽然阴阳相隔,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刻在我心中,不会褪色。我知道,祖父一直都在我心里,从未离开。我会带着他的爱与期望,勇敢前行。
05
《清明雨,忆旧情》作文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当第一缕春风捎来清明的讯息,雨,便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如诗,亦如梦。
我和父母走在去墓园的路上,脚下的石板路被雨水浸润得乌黑发亮,每一步都溅起一小朵水花。路边的柳树垂下了碧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逝去的人低泣。
终于到了太爷爷的墓前。墓碑上的字迹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有些模糊,但那熟悉的名字却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心头。我缓缓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擦拭着碑上的水珠,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石碑,触摸到太爷爷温暖的掌心。
父亲神情凝重地摆上鲜花和祭品,点燃了香烛。袅袅青烟在雨中缭绕上升,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阴阳两界。母亲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嘴里默默地念叨着,脸上满是虔诚与怀念。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太爷爷的音容笑貌。
记得小时候,我最爱依偎在太爷爷的怀里,听他讲那些家长理短的小事。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温和,就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甜美的梦乡。他总是会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果,放进我的嘴里,那甜蜜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打在伞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我抬起头,望着灰暗的天空,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我多么希望这场雨能洗去我心中的哀伤,也能将我的思念带给太爷爷。
离开墓园的时候,我一步三回头,不舍地望着太爷爷的墓碑,直到它渐渐消失在雨幕中。
清明的雨,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清明的风,是岁月对往昔的轻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将这份浓浓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带着对太爷爷的怀念,勇敢地走向未来。
来源:荷香芬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