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诚的人,往往有这几个特征,遇到了,一定要深交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8:25 1

摘要:过日子总免不了跟人打交道,谁没过这样的累:跟有些人说话,得在心里绕好几圈,怕说错话、会错意;满心期待他帮个小忙,结果他转头就忘,问起还找借口;还有些人当面热络,背后却不知道说些啥 —— 这种提心吊胆的相处,时间长了真让人没劲。

过日子总免不了跟人打交道,谁没过这样的累:跟有些人说话,得在心里绕好几圈,怕说错话、会错意;满心期待他帮个小忙,结果他转头就忘,问起还找借口;还有些人当面热络,背后却不知道说些啥 —— 这种提心吊胆的相处,时间长了真让人没劲。

其实,比起有钱有本事的人,身边有个实在的、真诚的人,才是真踏实。不用猜他话里有话,不用怕他突然变脸,下雨天他递伞是真心的,记得你不吃辣是上心的,遇事不躲不推是实在的 —— 这种敞亮的相处,才叫舒服。真诚的人不是没脾气、没想法,是他们把心思花在待人上,不是算计上;把聪明用在做事上,不是装样子上。今天就跟大伙唠唠,真正真诚的人,通常都有这几个特点,要是遇上了,可别错过,得好好处着。​

头一个特征,说话算数,不放空炮。平时总碰到这种人:答应帮你办点事,转头就忘到后脑勺去了,等你问起,还找借口说 “太忙了”“忘了”;还有人张口就打包票 “这事包我身上”,结果到了关键时候,人影都找不着。可真诚的人不一样,他们答应的事,哪怕再小,也往心里去,说出口就一定做到。​

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为人特别讲信用,只要是他应下的事,再难都得办。那时候老百姓都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季布跟着项羽打仗,项羽兵败了,刘邦悬赏千金要抓他,还下令谁藏他就灭三族。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冒着风险帮季布求情,最后刘邦不仅没治他罪,还让他当郎中,后来又升成河东太守。你瞅瞅,说话算数的人,走到哪儿都有人愿意搭把手,因为大伙信他,觉得跟他来往靠谱。​

孔子早都说过:“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就是做人得守信用,做事得有始有终,不能光说不练。之前看《人世间》,里面的周秉昆就是这样的人。他答应帮郑娟照顾孩子,哪怕自己被单位误会、受委屈,也没撒手不管;朋友赶超没工作,天天愁得睡不着,他四处打听、托关系,帮赶超找了个酱油厂的活,从不说 “我试试” 就没下文,只要答应了,准给个准信。跟这样的人来往,不用怕被 “放鸽子”,也不用猜他是不是敷衍,心里踏实。​

第二个特征,不背后嚼舌根,有话当面说。生活里总有那么些人:见了面跟你客客气气的,一转身就跟旁人说你闲话,要么挑你毛病,要么编你坏话,把芝麻大的事说得比西瓜还大。可真诚的人不这样,就算对你有看法,也不在背后议论,要么当面跟你提,要么就烂在肚子里,绝不会靠说别人坏话显自己好。​

清朝的曾国藩,年轻时候也爱跟人聊别人的不是,后来他在日记里反省,说 “背后嚼人舌根,这可是大毛病”,之后就特意改了这毛病。不管对谁有意见,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他就忍着不说;要是实在影响做事,就找对方当面谈,从不搞背后捅刀子那套。还有春秋时期的晏婴,就是常说的晏子,他常讲 “不以人废言,不以言废人”—— 意思是不因为讨厌一个人,就不听他说的有道理的话;也不因为一个人说过句错话,就否定他整个人,更不会在背后说人坏话拆台。​

荀子也讲过:“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君子觉得自己没修养、没本事才丢人,不觉得被人误会、被人说几句闲话丢人,所以不会靠说别人坏话抬高自己。之前看《父母爱情》,安杰一开始跟小姑子德华处不来,德华做事毛躁,有时候还乱动安杰的东西,安杰心里不高兴,但从不在外面说德华的不是。就算跟邻居聊天,也只说德华心直口快、没坏心眼,有啥矛盾都跟德华当面吵、当面说,吵完了该帮的忙还照样帮。后来姑嫂俩关系越来越好,就是因为安杰不背后嚼舌根,让人觉得踏实可信。身边要是有这样的人,不用怕自己被说闲话,相处着放心。​

第三个特征,遇事肯帮衬,不躲不推。谁这辈子没遇到过难处?有的人呢,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就算看见你着急上火,也假装没看见;还有的人明明能帮一把,却找各种理由推脱,生怕惹麻烦。可真诚的人不一样,他们看见别人有难处,只要自己能帮,就不会袖手旁观,哪怕帮不上大忙,也会搭把手、出点力。​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门下有不少食客,其中有个叫冯谖的。有一回孟尝君让冯谖去薛地收债,冯谖到了薛地,见好多老百姓还不上债,就把债券都烧了,说这是孟尝君让他这么做的。孟尝君一开始挺生气,后来才琢磨明白,冯谖是帮他收买人心。后来孟尝君被齐王罢官,回到薛地,老百姓都出城迎接他,他这才懂冯谖的苦心。还有北宋的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过得挺苦的,可看见当地百姓因为洪水收成不好,就主动跟官府提议,修了条长堤,就是后来的 “苏堤”—— 不仅解决了洪水问题,还让老百姓能种庄稼。苏轼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想着帮百姓,这就是真诚的人常有的样子:心里装着别人,不光顾自己。​

杜甫有句诗是这么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就是真诚的人心里的想法:就算自己过得一般,也希望能帮到别人。看《乔家的儿女》的时候,乔一成给人的印象特别深。他是家里老大,弟弟妹妹不管出啥事,他都冲在前头。乔二强跟师傅处对象被人说闲话、丢了工作,乔一成到处找人,帮二强重新找了个工厂的活;乔三丽在婆家受委屈,乔一成直接上门跟婆家理论,不让妹妹受欺负。他自己工作也忙,家里事也多,可从没想过躲开,只要弟弟妹妹需要,他准在。跟这样的人来往,遇到事不用怕没人帮,就算天塌下来,他也会跟你一起扛。​

第四个特征,不贪小便宜,守住本分。有的人就爱占点小便宜:买东西跟人讨价还价半天,多要个塑料袋都觉得赚着了;跟朋友一起吃饭,总想着让别人付钱;单位里发点福利,总想着多拿一点。可真诚的人不这样,他们知道啥该要、啥不该要,不会为了一点小利益丢了人品。​

春秋时期的公仪休,是鲁国的宰相,他特别爱吃鱼。好多人知道了,就送鱼给他,可他每次都拒收。身边人纳闷,问他:“您不是爱吃鱼吗?为啥别人送鱼您不收?” 公仪休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收。我现在是宰相,有俸禄能买鱼吃;要是收了别人的鱼,就可能得替别人办事,要是办了违法的事,搞不好就被罢官了,到时候没了俸禄,别说买鱼,连饭都可能吃不上。” 公仪休心里门儿清:贪小便宜会吃大亏,所以守住了自己的本分。​

司马光说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意思是太奢侈了就会有很多欲望,君子要是欲望太多,就会贪图富贵,做出不好的事。看《都挺好》的时候,苏明玉虽然有钱,但从不贪家里的小便宜。苏母去世后,家里要办葬礼,苏明成和苏明哲都不想出钱,苏明玉虽然心里对家里有意见,还是主动承担了葬礼的费用;后来苏父要买房子,苏明成没钱,苏明玉也没让苏父为难,悄悄帮着出了钱。她不是傻,是知道亲情比这点钱重要,也知道贪家里的便宜会让人看不起,丢了自己的人品。跟这样的人来往,不用怕被他算计,也不用怕他占你便宜,相处着轻松。​

第五个特征,待人懂体谅,不自私自利。有的人不管干啥,都只想着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跟人聊天总说自己的事,别人有难处他也不关心;还有的人明明知道别人不方便,还硬要麻烦别人。可真诚的人不一样,他们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体谅别人的难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因为 “完璧归赵” 和 “渑池会” 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不服气,说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就故意躲着廉颇:有时候上朝看见廉颇来了,就装病不去;路上遇到廉颇的马车,也让自己的马车退到一边,让廉颇先过。身边人觉得蔺相如太怂了,蔺相如却说:“我不是怕廉颇,是怕我和廉颇闹矛盾,秦国就会趁机来打赵国。国家大事比我个人的面子重要。” 廉颇知道后,特别感动,就背着荆条去给蔺相如认错,俩人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蔺相如就是懂体谅的人:他没只想着自己的面子,还体谅廉颇的心情,也体谅国家的难处。​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别强加给别人。看《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孙少安就是个懂体谅的人。他和秀莲结婚后,家里日子过得紧巴,秀莲每天起早贪黑干活,孙少安看在眼里,从不让秀莲干太累的活,就算自己累得直不起腰,也会让秀莲早点休息;弟弟孙少平想读书、想出去闯一闯,孙少安虽然希望弟弟留在家里帮自己,但也体谅少平的心思,偷偷给少平钱,支持他去黄原。他没只想着自己的难处,还体谅家人的辛苦和想法,所以家里的关系特别好。跟这样的人来往,不用怕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也不用怕自己的难处被无视,相处着温暖。​

其实,真诚这玩意儿,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难就难在没人愿意吃亏,易就易在有人愿意走心。那些说话算数的人,不是傻,是懂 “承诺” 值钱;那些不背后议论的人,不是没看法,是懂 “尊重” 金贵;那些遇事帮衬的人,不是闲,是懂 “情分” 难得;那些不贪小便宜的人,不是穷,是懂 “人品” 更重;那些体谅人的人,不是软弱,是懂 “共情” 温暖。​

活一辈子,朋友不用多,有几个这样真诚的人就够了。你风光的时候,他们不会围着你转;可你落魄了,他们准会拉你一把。他们不会说好听的空话,却会用实际行动让你安心。碰到这样的人,别含糊,好好处着,好好珍惜。因为这份真诚,比钱、比权都珍贵,能陪你走得远、走得稳,也能让日子过得更踏实、更暖和。

来源:淡泊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