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全球贸易大变局!青岛这一经济数据,占了山东半壁江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8:05 1

摘要: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UNCTAD)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9%,贡献了全球贸易总额近60%的增量。其中,六成以上服务贸易交付通过数字化或线上来完成。

服务贸易正成为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引擎。

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UNCTAD)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9%,贡献了全球贸易总额近60%的增量。其中,六成以上服务贸易交付通过数字化或线上来完成。

作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数字贸易赛道上,青岛正不断深化服务领域改革,为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切换新引擎。

来自青岛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青岛服务贸易总额达82.9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51.4%,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全市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30%以上。

今年4月,青岛成功入列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青岛服务贸易的向“新”力,在刚刚开幕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也得以展现——青岛在服贸会设立独立展区,37家服务贸易头部企业,向全球客户展示自己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2025年服贸会青岛展区

数字技术正引领全球生产力深刻变革,在全球贸易转型的大潮中,青岛也正踏浪而行,加“数”演变。

01数字赋能 重塑服贸

服务贸易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着力点。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显著提升。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吸引了近2000家企业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今年服贸会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契合全球数字经济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从参展品牌及展品可见,服务贸易转型升级与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凸显。

服务内容焕新——传统服务正向数字内容、数字文化、绿色服务、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扩展。

服务模式焕新——线上线下和虚拟现实融合、个性化定制、平台化协同成为新主流。

服务主体焕新——中小企业、自由职业者、数字平台成为重要参与者,服务贸易生态更加多元包容。

今年服贸会上,百余家企业首发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智技术正通过提升效率、拓展场景、优化体验和降低成本等,为服务贸易创造多个新增长点。

在首钢园内,参观者可以通过穿戴VR设备走进一个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亲眼看到数据如何驱动货物在全球流动;

在曾经的炼钢车间,AR技术将抽象的金融服务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流,展示跨境支付如何实时完成;

在沉浸式剧场里,5G全息投影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专家“现身”讲解远程医疗的奥秘。

展会期间,各类场景化、互动式展示体验活动,让参观者亲身感受服务贸易如何改变生活。

02青岛的“数智”表达

数字化的大趋势,在青岛展区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届服贸会上,参会的青岛企业,融合科技与人文、串联创新与体验,亦在强化“数智”表达,数字技术与AI元素无处不在。

文达通科技的温妮WINI陪伴机器人化身数字管家,能够基于声源定位及视觉识别进行寻人,并主动发起温馨对话,将科技与温情服务融为一体。

文达通问道机器人系列产品现场展示。

领客文化首发医疗挂号数字人系统,着眼传统就医挂号痛点,可通过语音识别进行分诊挂号,让智慧医疗触手可及。

青岛领客文化在今年服贸会首发医疗挂号数字人系统。

儒海船舶的“智慧眼”AI头戴计算机,可以远程实时监控并操作船舶航行系统,为船舶运营装上了“智慧大脑”。

儒海船舶“智慧眼”AI头戴计算机系统。

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以详实的数据图谱与实践案例,立体呈现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集群效能。

格兰德信用管理的“查全球”跨境信用数字服务平台,围绕企业跨境身份识别、海外拓客、风险管控、贸易融资等痛点需求,提供一站式跨境信用服务。

极视角科技的AI计算机视觉及大模型解决方案,能够捕捉并解析百余个行业场景,与数十万海内外开发者,共同打造AI算法与大模型全域产品矩阵。

世纪优优(青岛)科技深度融合全球影视资源,致力于打造国际化视频生态系统,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从前沿技术到生活场景,从海洋特色到文化的创意表达,“青岛服务”正以数智赋能的全新姿态与世界相遇。

03青岛服务“数”链全球

“固本兴新”方能拓展数字贸易新空间。

“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是青岛发力数字贸易的产业底气,既源于传统优势产业的“老树新芽”,也得益于新兴产业的“拔节向上”,更离不开对未来赛道的“超前落子”。

从本届服贸会上也能看到,未来数字贸易将更加依赖于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而人工智能将有效技术赋能数字贸易智能化发展,为产业带来新机遇、新变革。

青岛早在2019年就被认定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10+1”产业布局中,青岛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的地位,将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一并确定为两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青岛正加快算法模型布局,已培育60余个大模型产品,创新奇智、海尔、卡奥斯、自然语义4个大模型产品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23个特色垂直大模型示范项目入选省级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名单。

围绕海洋场景优势,全市正在应用、优化和研发的海洋大模型达30个,“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初步构建。

从产业生态来看,一批大项目加速落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招引落地浪潮大数据、中科星图低空云、乐聚智家机器人等补链强链项目超40个,聚集中科曙光、歌尔微电子、国创智能家电等重点企业280余家。

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

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青岛或将重塑城市国际贸易的未来。

今年3月,青岛率先出台全省首个落实国家政策的地方配套方案《青岛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17项具体任务,推动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适应的数字贸易发展体系。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将支持数字影视、游戏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推动云计算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等数字技术贸易规模突破,逐步培育具有青岛特色的数字贸易发展模式。

贸易不仅是传统的货物买卖,还可以是一行行数字代码所形成的数据和服务。通过服贸会,青岛不但看到了贸易的未来,也向全球传递出青岛服务“智”链全球的信心。

来源:青岛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