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宽了!海外第一家,“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官宣:正商谈买C919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8:00 1

摘要:这可不是什么礼貌性的客套话,这是在向波音空客的半个世纪垄断正式宣战。

9月10日,香港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

马来西亚亚航CEO费尔南德斯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愣了一下:

“我们正在积极商谈购买中国C919客机。”

台下一片寂静。

很快,掌声如雷。

很多人不知道。

这可不是什么礼貌性的客套话,这是在向波音空客的半个世纪垄断正式宣战。

一个被忽视的事

先说个数字让你醒醒神。

2024年,波音全年交付348架飞机,空客交付766架。

空客是波音的两倍多。

最要命的是什么?

波音2024年全年获得569架飞机订单,净订单317架,而空客获得了878架毛订单和826架净订单。

净订单317架vs826架。

全世界的航空公司,在用真金白银告诉你:

波音,你不行了。

为什么?

年初一架737Max飞机舱门脱落,9月约3.3万名工人罢工持续50多天,严重打乱了生产计划。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真正的问题是:

全球民航制造业的寡头格局,开始松动了。

而这个松动,给了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窗口。

很多人不明白,民航制造业到底有多狠。

这,不是什么自由竞争的市场。

这是,一个被两家公司垄断了半个世纪的封闭王国。

波音和空客,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大型客机市场。

其他所有厂商加起来,连5%都不到。

为什么别人进不来?

第一道门槛:适航认证。

你以为造出飞机就算本事?

天真了。

你要拿到各国民航当局的适航证,飞机才能载客飞行。

这个认证过程,动辄5-10年,花费数十亿美元。

不是有钱就能搞定的,你要证明你的飞机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要做无数次试验,要提供无数份文件,要接受无数轮审查。

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全部重来。

第二道门槛:技术壁垒。

一架现代客机,涉及300-500万个零部件,需要全球数千家供应商协同。

这个产业链,不是砸钱就能搭建的。

你需要顶级的航空发动机,先进的航电系统,轻量化的复合材料,精密的制造工艺。

每一个环节,都是几十年技术积累。

第三道门槛:市场信任。

航空公司买飞机,看的是几十年的运营记录。

一个新品牌,你凭什么让人相信你?

你的飞机能飞多久?

故障率多高?

维护成本多少?

配件供应有保障吗?

这些问题,没有十年八年的运营数据,谁敢相信你?

这就是为什么,50年来,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撼动波音空客的地位。

麦道被波音收购了,洛克希德退出民航市场了。

连战斗机造得再好的企业,都不敢碰民航客机。

直到今天。

直到C919出现。

亚航绝对不是什么慈善机构,更不是什么愤青公司。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费尔南德斯手下管理着200多架飞机,飞行目的地超过166个,覆盖25个国家。

这种体量的公司,每一个决定都是精打细算的结果。

他到底算了什么账?

第一笔账:供需失衡的账。

现在全球民航市场什么情况?

用一个词形容:饥渴。

单通道喷气式飞机严重短缺,航空公司正竭力应对波音飞机交付量减少的问题。

截至4月底,波音积压订单6209架飞机,按2019年交付量为 380 架计算,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建造和交付。

你下单了,排队等个5-8年,正常。

但市场等不起。

疫情后航空出行恢复,东南亚航空需求爆发式增长。

你没飞机,就是没生意,就是白白看着钱从眼前流走。

第二笔账:成本的账。

波音空客的飞机贵吗?

A320neo目录价格1.1亿美元,737MAX目录价格1.2亿美元。

当然,实际交易价格会有折扣,但也不便宜。

C919呢?

基本型目录价格约9900万美元。

增程型的目录单价为1.08 亿美元。

就算考虑到后续的维护成本、配件供应等因素。

加上优惠,价格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对于亚航这种低成本航空公司来说,每节省一分成本,都直接影响盈利能力。

如果C919能提供与A320neo、737MAX相当的运营性能。

为什么不选择更便宜的?

第三笔账:地缘的账。

这笔账更微妙,但更关键。

亚航总部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

中马关系现在什么状态?

蜜月期。

从7月起,中国游客可在180天内享受90天的马来西亚免签旅行,去年中国游客人数激增超100%,从160万增至370万。

在这个时候选择中国制造,不仅是商业决策,更是表态。

但最根本的,还是:时机。

为什么是现在?

一个历史性的窗口期出现了。

波音深陷泥潭,空客产能不足,全球航空公司正在寻找第三选择。

而C919,恰好在这个时候成熟了。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商飞已累计交付18架C919,运营2.8万小时,载客157万人次。

C919已经不是试验品,而是成熟的商业产品。

它的安全性、可靠性,经过了真实市场的检验。

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一个此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中国人,真的造出了世界级的大飞机。

这就是费尔南德斯的底气所在。

它撕开的,是波音空客垄断体系的第一道裂缝。

如果亚航的C919运营成功了,会发生什么?

东南亚其他航空公司;

印度的航空公司;

中东的航空公司;

拉美的航空公司;

示范效应,是非常有威力的。

一旦第一家海外客户成功了,后面的就是雪崩。

航空公司的逻辑很简单:

既然有人用了,证明没问题,那我为什么不能用?

特别是价格便宜那么多的情况下。

而且,国产C919订单已突破1500架。

全球市场迎来ABC新格局——空客(Airbus)、波音(Boeing)、中国商飞(COMAC)的三足鼎立。

1500架!

按照目前C919的目录价格,是接近900亿美元的订单价值。

这1500架订单背后,代表着一个完整产业链的崛起。

让我给你算算这个产业链。

一架C919,涉及国内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几十万从业人员。

机体结构件:中航西飞、沈飞、成飞等;

航电系统:中航电子、航天科技等;

起落架:中航起落架、昌河飞机等;

内饰系统:东安动力、中航光电等。

这是一个完整的、自主可控的航空工业体系。

但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商业层面。

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

我们造衣服、造鞋子、造玩具,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大飞机不一样。

这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顶级制造业。

涉及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发动机技术、航电系统,几乎所有的高端制造技术。

当中国能造大飞机,并且卖到海外时。

造业已经攀上了价值链的顶端。

你觉得波音,空客现在是什么心情?

如果你以为他们会轻视中国制造,那就大错特错了。

两个字:恐慌。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中国真正打开海外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联合国工业分类目录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

从螺丝钉到航空发动机,从电子芯片到复合材料。

中国都能自己生产。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相当于美、日、德三国之和。

这种制造能力一旦转向航空工业,会产生多大的冲击波?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

每年的新增飞机需求量,400-500架。

这个体量,足以支撑任何一个航空制造商形成规模效应,快速降低成本,加速技术迭代。

到那时候,波音空客拿什么跟中国竞争?

价格?中国更便宜。

技术?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市场?中国本土市场就足够大。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美国要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技术封锁了吧?

不是因为什么安全,是深深的恐惧。

亚航要买C919,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大戏,还在后面。

接下来你会看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开始考虑中国制造。

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终于在民航制造业这个最难啃的骨头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这道口子,会越来越大。

大到足以改变整个行业规则。

大到足以重塑全球制造业的版图。

从亚航要买C919的这一刻开始,世界民航制造业的故事,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这一页,叫做“三分天下”。

这一页的主角,不再只有波音和空客,还有来自东方的中国商飞。

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来源:揣一口袋青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