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玉露金风夜愁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6:58 3

摘要: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巧妙融合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

玉露金风夜渐凉,月轮皎洁映空房。

帘前银烛光摇影,槛外流萤静度墙。

往事但留云际梦,新愁偏系客中肠。

倚栏无限伤秋思,又听钟声到寺廊。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巧妙融合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画面。

从秋夜的凉意与月光的清冷,到室内烛影的摇曳与室外流萤的静谧,再到对往事的追忆与客居的愁思,最终在倚栏听钟的场景中,将伤秋之情推向极致,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感。

首联“玉露金风夜渐凉,月轮皎洁映空房”

开篇以“玉露金风”点明时令,秋夜的露水晶莹如玉,风带着凉意,二者交织勾勒出秋意渐浓的画面。

“夜渐凉”不仅描述了气温的下降,更暗示了心境的转变,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

“月轮皎洁映空房”,明月高悬,澄澈的月光洒落在空荡的房间内。

“月轮”象征着纯净与高远,而“空房”则凸显了环境的孤寂,月光与空房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独处时的冷清与落寞。

颔联“帘前银烛光摇影,槛外流萤静度墙”

此联将视线从室外的明月转向室内的银烛,再延伸至室外的流萤,实现了空间的转换与动静的对比。

“帘前银烛光摇影”,帘前的银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烛光在墙面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光摇影”这一细节,既展现了秋夜的静谧,又暗示了内心的不平静,仿佛思绪也随着烛影而飘忽不定。

“槛外流萤静度墙”,槛外的流萤如点点繁星,在夜空中静静飞舞,悄然越过墙垣。

“流萤”为秋夜增添了一丝生机与灵动,而“静度墙”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室内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客居者的孤独。

颈联“往事但留云际梦,新愁偏系客中肠”

此联由景入情,情感逐渐深沉。

“往事但留云际梦”,将往事比作云端的梦境,缥缈而虚幻,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云际梦”形象地表达了往事的不堪回首和难以捉摸,增添了一份惆怅与无奈。

“新愁偏系客中肠”,“客中肠”点明了客居他乡的身份,“偏系”则强调了愁思的纠缠不休,将个人情感与漂泊的经历紧密结合,形成了“忆旧”与“感今”的双重哀愁。

尾联“倚栏无限伤秋思,又听钟声到寺廊”

此联以动作与声音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倚栏无限伤秋思”,“倚栏”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抒情动作,暗示了孤独与沉思;“伤秋思”则直白地点出了对秋景的感伤,将前文的孤寂升华为对生命流逝的叹息。

“又听钟声到寺廊”,“钟声”是佛教中超脱尘世的象征,但“到寺廊”的钟声从远方传来,更显客居者的漂泊无依。

钟声的空灵与秋思的沉重形成了反差,余韵悠长,使情感表达更具穿透力,令人久久回味。

这首作品以秋夜为载体,将自然时令的流转、物象的细节与客居的愁思完美融合。

首联以秋夜清冷起兴,奠定了孤寂的基调;颔联通过烛影与流萤的动静对比,展现了内外世界的疏离;颈联由景及情,将往事与新愁交织成双重哀伤;尾联以倚栏听钟收束,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生命与漂泊的深刻哲思。

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语言凝练,既符合传统律诗的审美规范,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体验,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秋夜的清冷与人生的孤寂。

来源:无语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