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问太医:为何宫中仍多疾病?太医只说八个字,道破养生真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06:02 1

摘要: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本内容纯属虚构故事,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古人深谙养生之道,却为何帝王将相多有短寿者?明朝万历年间,皇宫内苑,尽享山珍海味、灵丹妙药,却疾病缠身。

一日,万历皇帝召见太医院院判李梦阳,问曰:

"朕生活于深宫之中,衣食住行皆有专人侍奉,御膳房精心调配,太医院精心照料,为何宫中上下仍多疾病?"

李梦阳只说了八个字,万历皇帝若有所悟,从此改变生活方式,龙体康健。

这八个字究竟是什么?为何能道破养生真谛?

万历十六年秋,北京城外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皇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万历皇帝朱翊钧坐在御书房中,面色微显疲态。案前堆积如山的奏折还未批阅完毕,他却已经感到头晕目眩,双目干涩。

"陈太监,传太医院院判李梦阳速来。"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吩咐身旁的内监。

陈太监恭敬应下,转身疾步而去。

不多时,太医院院判李梦阳被匆匆召入宫中。

李梦阳今年已有六十有五,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出身名医世家,精通岐黄之术,更兼通《易经》、《黄帝内经》等典籍,在太医院中德高望重。

"臣李梦阳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梦阳跪地行礼。

"爱卿平身。"万历皇帝示意李梦阳起身,

"朕近日感觉头晕目眩,精神不济,爱卿可替朕诊诊脉?"

李梦阳上前,恭敬地为皇帝诊脉。他的手指轻轻搭在皇帝的手腕上,神情专注,仿佛世间万物都已消失,只剩下手下这跳动的脉搏。

良久,李梦阳收回手,眉头微皱:"皇上脉象浮数,兼有弦滑,乃心火旺、肝气郁结之象。恐是操劳过度,心神耗损所致。"

万历皇帝叹了口气:

"朕身为天子,日理万机,怎能不操劳?朕已命御膳房增加滋补之品,却不见好转。"

李梦阳思索片刻,小心地问道:"皇上近日作息如何?"

"朕为批阅奏折,常常夜深方休。"万历皇帝答道,"天子事务繁忙,哪有闲暇顾及这些?"

李梦阳恭敬地说:

"皇上,《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正值秋季,本应顺应天时,早睡早起,养收肺气。若逆时而为之,必伤正气。"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又问:

"朕听闻宫中不少嫔妃、太监近来也多有不适,虽有太医院精心照料,却总是药石无效。朕心甚忧,难道是深宫空气不畅所致?"

李梦阳沉思片刻,看了看御书房内精美的陈设和案上的山珍海味,斟酌着说道:

"回皇上,宫中饮食精细,药材珍贵,居所华丽,本应少有疾病。臣斗胆请问,宫中人日常可有运动?"

万历皇帝愣了一下:

"运动?深宫之中,女眷们讲究温婉娴静,太监们服侍左右,哪有时间运动?朕自己也是坐于龙椅之上批阅奏折,或是召见大臣议事,极少活动。"

李梦阳恭敬地说:

"皇上可记得《吕氏春秋》中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为流动的水不会腐败,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生虫。人体也是如此,需要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万历皇帝若有所思:

"爱卿言之有理。朕记得先皇每日必在御花园散步,即使严寒酷暑也不间断。朕为国事所扰,却忽略了这一点。"

"正是如此。"李梦阳继续道,

"古人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适当运动,有助气血流通,祛除体内湿浊。"

万历皇帝点点头,又问:

"除了运动,还有何养生之道可以分享?朕生活于深宫之中,衣食住行皆有专人侍奉,御膳房精心调配,太医院精心照料,为何宫中上下仍多疾病?"

李梦阳沉吟片刻,似乎在思索如何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连侍立一旁的太监都不敢喘息。

李梦阳抬头望着万历皇帝,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知道,接下来他要说的话虽然简单,却蕴含着养生的至高境界。

"皇上,臣斗胆直言,养生之道,其实可以简明概括为八个字。"

李梦阳郑重其事地说。

万历皇帝顿时来了兴趣:"哦?是哪八个字?爱卿但说无妨。"

李梦阳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皇上,东厂有紧急奏报!"一名内监匆匆走入殿内,手持密函。

万历皇帝皱了皱眉,接过密函浏览起来。

片刻后,他抬起头,对李梦阳说:"爱卿,国事紧急,朕需先处理此事。你所言八字养生之道,改日再谈。"

李梦阳躬身行礼:"臣遵旨。"

第二日清晨,万历皇帝再次召见李梦阳。这次,他特意下令不得打扰。

"爱卿,朕昨夜思虑良多,甚是好奇你所言的八字养生之道。今日特召你前来,还请赐教。"万历皇帝期待地说。

李梦阳躬身行礼,缓缓道来:

"皇上,臣所言八字养生之道乃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万历皇帝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这八个字如此简单,却又似乎触动了心中某处:"此话出自何处?"

"回皇上,此语出自《黄帝内经》。原文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李梦阳解释道。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万历皇帝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若有所悟,"爱卿能否详解其意?"

李梦阳恭敬地说:

"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不可嗜食某物,应当荤素搭配,冷热均衡。宫中膳食虽精,却多油腻厚重之品,长期食用,易伤脾胃。"

"《灵枢·五味》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饮食应当五味调和,阴阳平衡。若过食甘肥厚味,则伤脾助湿;若嗜食辛辣之物,则耗气伤阴。"

"臣观皇上御案上常备蜜饯果脯,虽可解乏提神,却恐过食伤脾,生湿生痰。建议皇上可以绿茶代之,既能提神醒脑,又能消食化痰。"

万历皇帝点头道:"朕明白了。那'起居有常'又是何意?"

李梦阳继续解释:

"'起居有常'是指作息要有规律,顺应天时地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应晚睡早起,秋冬应早睡晚起,以顺应阴阳消长之理。"

"皇上为国事操劳,夜深方休,逆乎自然之道,长此以往,必伤天年。建议皇上可在傍晚时分巡游御花园,一则舒展筋骨,二则顺应天时。晚间若有要事,可留待次日清晨,此时阳气初生,思路清晰,决断更为明智。"

万历皇帝听罢,陷入沉思: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此简单的道理,朕竟未曾认真思考过。朕常听闻'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功',看来确有道理。"

李梦阳见皇帝有所领悟,继续道:

"皇上洞察秋毫。古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养生之道,在于预防。若能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加之适度运动,心境平和,则无需终日服药,也能延年益寿。"

万历皇帝点头赞许:

"爱卿所言极是。朕以为养生之道必是繁复难行,不想竟如此简明扼要。看来太医院日日开具的珍贵药方,反不如这八个字来得实在。"

李梦阳恭敬地说:

"臣斗胆再进一言:养生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非一日之功,而是终身之事。如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万历皇帝深以为然:"朕明白了。从今日起,朕当改变作息,调整饮食,每日在御花园散步一个时辰,以顺应天道。"

李梦阳又道:"皇上圣明。臣还有一药方,可助皇上调理身体。"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此方名'五子衍宗丸',取五种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研末蜜丸。每日清晨服用,可补肾益精,安神定志。"

万历皇帝接过方子,笑道:"爱卿有心了。朕会命御药房照此配制。"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万历皇帝再次念道,"这八个字,朕会铭记在心。"

从此,万历皇帝改变了生活方式,每日傍晚必在御花园散步,饮食也更加节制,作息更加规律。不出半年,龙体大为康健,精神焕发。他将这八字养生诀传授给后宫嫔妃和大臣,宫中疾病明显减少。

李梦阳因此得到重用,被封为太医院院使。他常对弟子们说:"养生之道,不在珍贵药材,不在复杂方剂,而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坚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此乃养生第一要义,切记切记。"

来源:一路迷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