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检验检测如何筑牢质量基础设施底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6:58 4

摘要:9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开放日活动为契机,为检验检测行业划定人工智能时代新坐标:从创新高地建设到标准体系构建,从跨领域协同到经济社会赋能,检验检测机构正被赋予“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双轮驱动的战略使命,行业价值迎来历史性重估。

9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开放日活动为契机,为检验检测行业划定人工智能时代新坐标:从创新高地建设到标准体系构建,从跨领域协同到经济社会赋能,检验检测机构正被赋予“质量强国+数字中国”双轮驱动的战略使命,行业价值迎来历史性重估。

检验检测行业主要分为化学类检测和物理类检测两大类别,同时也涵盖软件检测、数据检测等新兴领域。化学类检测主要服务于食品、环境、纺织服装、医药医学等领域,侧重人工操作,对仪器设备依赖较低;而物理类检测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机械、电力设备、特种设备等行业,更多依赖专业设备,实验室固定资产占比较高。随着技术发展,软件检测、数据检测等新型方式逐渐兴起,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TIC(Testing, Inspection, Certification)市场规模达4700亿元,同比增长9.9%。从2015年至2023年,市场规模从1800亿元增长至4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3%。预计到2025年,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总营收将达到5000亿元,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全球范围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凸显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截至2025年,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细分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特点。建筑工程领域以接近800亿元规模位居首位,是体量最大的细分市场。环境监测领域紧随其后,市场规模约为500亿元,反映出环保监管趋严下该领域的强劲需求。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和电子电器分别位列第四至第六位,市场规模均在300亿元左右,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出行及消费电子产业对专业检测服务的高度依赖。食品、机械、特种设备等领域的市场规模也较为可观,均超过200亿元,体现了民生保障与工业制造对质量控制的重视。

检验检测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关键环节。上游主要包括检测设备及耗材供应商,如测量仪、分析仪等,这些市场属于充分竞争市场,供应商通常依据品牌知名度和产品质量调整市场价格。中游是核心检测服务环节,涵盖第三方机构、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内部提供的检测、检验、评价、认证等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建筑工程、汽车、航空航天、钢铁、电子电气产品、日用消费品、食品、环保、卫生疾控等,其需求决定了检测行业的服务范围和发展潜力。

核心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中游检测服务环节。物理类检测需要高精度专业设备支持,实验室固定资产占比高;化学类检测虽然对设备要求较低,但对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人工成本显著。此外,第三方检测机构因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在缓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信力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五年,随着政策推动和技术升级,行业将进一步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加速拓展。

近年来,围绕“质量强国”主线,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快推出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伴随经济从“量”到“质”的转变,国内消费者及相关企业机构对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检验检测行业维持了持续增长趋势。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行业市场化进程,推动行业“走出去”,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检验检测行业不仅具备广阔市场前景,还呈现出明显专业化分工和技术驱动特征。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下,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特别是在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