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电路中经常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符号,很多人一看就说这是稳压管,用来稳定电压的。但是有的同学说这是 TVS管,是用来防止瞬间电压干扰的。这个符号到底是稳压管还是TVS管?这两种电子元件有什么相同和区别之处呢?
我们在电路中经常会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符号,很多人一看就说这是稳压管,用来稳定电压的。但是有的同学说这是 TVS管,是用来防止瞬间电压干扰的。这个符号到底是稳压管还是TVS管?这两种电子元件有什么相同和区别之处呢?
稳压管orTVS?
1. 稳压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外部施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当外部施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但是当反向电压很大,超过了它的反向击穿电压阈值时, PN结内部产生载流子倍增效应,就会因反向击穿而导通。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示例
反向击穿有两种情况:
第 1种是电击穿,就是反向电压很大,但是电流不大,这时候二极管虽被击穿但是并没有损坏,反向电压没有了之后二极管还可以正常工作;
第 2种是热击穿,就是不仅反向电压很大,反向电流也很大,大电流会导致二极管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将二极管的内部材料烧毁,造成永久损坏。
1.1齐纳击穿与雪崩击穿
我们当然不希望二极管产生永久损坏,所以应用设计时会尽量让二极管工作在电击穿的状态,而电击穿又细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齐纳击穿,齐纳击穿的特点是 PN结高掺杂,耗尽层薄,击穿电压低;
第二种是雪崩击穿,雪崩击穿的特点是 PN结低掺杂,空间电荷区较宽,击穿电压高;
也就是说齐纳击穿发生在较低电压下,雪崩击穿则需要较高的电压才会发生,虽然两者都不会造成永久损坏,但是在齐纳击穿时,电流迅速增加但电压相对稳定,影响较小,可以长时间使用;而在雪崩击穿时,电流随电压呈指数增长,对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影响较大,不适合连续长时间使用。
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齐纳击穿效应,所以稳压管又叫做齐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采用特殊的掺杂工艺,使 PN结更薄,反向击穿时的动态电阻极小,制造时反向击穿电压大小可控,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可确保稳压管在反向击穿区稳定工作,电压基本恒定不变。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示例
通过两种管子的伏安特性曲线对比可以看出,普通二极管和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正向特性差不多,但是反向特性是不同的。
普通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小,所以坡度相对平缓,导致反向击穿后电流增大时,电压也会随之增大,也就是没有稳压的功能。
而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曲线的斜率很大,坡度很陡,电流升高的同时,电压却很稳定,说明它的动态电阻极小,稳压性能强。
1.2稳压管的应用
稳压二极管可以根据反向击穿电压大小来区分型号,比如 3.3V、5.1V、12V、18V等等,一般小于40V的称为低压稳压二极管,大于200V的称为高压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可用于保护电源线、电源控制线,比如电源输入端的稳压保护。
电源输入端稳压电路示例
如上图所示,控制器的电源通常来自车辆的直流电源,比如车辆的直流电源是 12V,控制器的工作电压是5V,就需要利用DCDC芯片把12V转化为5V。
而这个输入的直流电压是不稳定的,会产生浪涌的过电压,此时加入稳压管,可以将电压钳位,削去电压的峰值。从而保护后面的 DCDC芯片。
稳压管也可以用于恒压电路,如下图所示: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图中,假如负载 RL需要的工作电压Vo是6.3V,而电源电压是12V。
则输入电压 12V与电阻R1和 稳压管 Z1串联接入地后 , 由于 Z1的工作电压是7V,12V电源接入后,稳压管Z1反向导通, 三极管 Q1 的基极 就 被稳压管 Z1 钳定在 7V 。
也就是 V b =7V, 那么其发射极 电压 V b -V be =7-0.7=6.3V,所以Vo 就 会 输出恒定的 6.3V电压 。也就是无论输入电压如何变化,比如输入端在 9-16V间变化,输出端Vo都是6.3V不变,这就是恒压电路。
稳压管 还可以用于 恒流电路 ,如下图所示:
稳压管恒流电路
如上图所示,稳压管 Z1的工作电压是3.3V,MCU输出高电平时, 三极管 Q 1导通,而稳压管Z1也同时导通。
因此三极管 Q1的 基级电压 U b 会 被限定在稳压二极管 Z1 工作 电压 3.3V, 因此 输出端的下拉电阻 R 2两端 的电压 U e 等于 U b 减去三极管基级与发射级的导通压降 U be ( 0.7V ) ,即 U e =U b - U be =3.3- 0.7 =2.6V。
由于这个电压 Ue 保持恒定不变,所以流过 电阻 R 2 的电流 Ic=Ue/R2不变,而流过负载RL的电流与R2是同一个电流Ic, 也就是 说 R L 负载的电流 也会 保持不变 。这个电路的特点就是即使 VCC电源 变化时,也会一直保持负载电流恒定不变,这就是恒流电路。
2. TVS管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称为瞬态电压抑制器,从名字上可以看出,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吸收瞬态高能量脉冲,抗瞬态干扰。瞬态干扰的显著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电压幅度高、瞬态电压和电流很大,所以破坏性很大。
前面说了,齐纳击穿时,电流迅速增加但电压相对稳定,对器件的性能影响较小,稳压管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可以连续工作在稳压状态。
而在雪崩击穿时,电流随电压呈指数增长,对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影响较大, TVS不需要连续稳压,只要能瞬时承受大电流即可,所以TVS管是利用了雪崩击穿效应制作而成,因此,TVS管也称为雪崩击穿二极管。
TVS管抑制瞬态电压
TVS管和稳压管的 电路符号相同,外形也与普通二极管无异, 所以单从电路符号和外形上是无法区分的。
但两者的性能不同, TVS管具有极快的响应时间(亚纳秒级)和相当高的浪涌吸收能力 。当它的两端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 TVS 管 能以极高的速度把阻抗值由高阻抗变为低阻抗, 便于 吸收一个瞬间大电流,从而把它的两端电压钳制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保护后面的电路元件不受瞬态高压尖峰脉冲的冲击。正因为如此, TVS可用于保护设备或电路免受静电、电感性负载切换时产生的瞬变电压,以及感应雷 电 所产生的过电压。
2.1双向TVS管
稳压管 主要用于固定电压控制场景 , 如稳压电路,无需双向防护 ,所以只有一种,就是单向的稳压二极管。而 TVS管 常用于信号传输线路或交流 /直流混合电路,需同时防护正负向 的 瞬态过压 ,所以分为 单向 TVS 管和双向 TVS 管 两种。
单向与双向
TVS管符号单向 TVS管的符号与稳压管完全相同, 双向 TVS管 相当于两个单向 TVS管背靠背串联。
双向 TVS管 可在正反两个方向吸收瞬时大脉冲功率,并把电压箝制到预定水平,双向 TVS管适用于交流电路,单向TVS管一般用于直流电路。
双向 TVS管的V-I特性曲线,其正反两个方向都具有相同的雪崩击穿特性和箝位特性 。
2.2TVS管的参数
TVS管 的 参数主要涉及到 V RWM 、I R 、V BR 、I PP 、V C 、Cj 这 6 个 参数。其中的 V C 是 箝位电压 ,也是最主要的参数, 一旦加在它两端的干扰电压超过箝位电压 Vc就会立刻被抑制掉 。
各个参数的说明如下:
1) 反向截止电压 V RWM :低于该参数时 TVS 不会导通,设计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应当低于这个参数。
V RWM 比被保护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 越 大, TVS 二极管的漏电流就会越小。反之, V RWM 越小,TVS 二极管的 箝位电压 V C 就会越小,对于后级电路的保护效果会相对更好。 所以 V RWM 的选择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通常为工作电压的1.1-1.2倍之间,比如工作电压为5V,则V RWM 可选择 5.5-6之间。
2) 反向漏电流 I R :当工作在低于反向截止电压 V RWM 的时候,TVS 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流。也就是说如果向 TVS 两端施加电压 V RWM ,此时通过的电流就是 TVS 的漏电流 I R 。通常情况下,这个参数小于 0.1uA 微安。
3) 击穿电压 V BR :即 ESD 防护生效的电压,只要超过该参数,TVS 二极管就会击穿导通。导通时间一般不会超过 400 毫秒,避免较大电流损坏元器件。
4) 脉冲峰值电流 I PP :峰值反向脉冲电流是指 TVS 按照 IEC61000-4-5:2014 或者 GB/T 17626.5-2019 标准,使其工作在规定的 8/20 微秒或 10/1000 微秒的脉冲波形下,此时 TVS 所允许通过的最大峰值电流。也就是达到箝位电压 V C 的时候,通过 TVS 二极管的电流,超过该参数会导致 TVS 的损毁。
5) 箝位电压 V C :即通过峰值脉冲电流 I PP 的时候,TVS 两端产生的峰值电压。
V C 应当小于被保护电路最大可承受的瞬态安全电压,否则当 TVS 处于箝位状态的时候, V C 会损坏后级的被保护电路 。
I PP 以及 V C 这两个参数相互联系,主要用于衡量 TVS 抵抗浪涌脉冲电流以及限制电压的能力。 I PP 越大耐电流冲击能力越强, V C 越小说明 TVS 的箝位特性越好。
6) 脉冲峰值功率 Ppp:即 箝位电压 V C 与峰值脉冲电流 I PP 的乘积,超过该参数同样会造成 TVS 二极管的损毁。 该参数越大, TVS 二极管所能够承受的冲击能量就会越大,但是封装尺寸就会更大,相应的价格也就会越高。
7) 结电容 Cj:即 TVS 当中的寄生电容,高速电路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个参数, 通常信号速度越高,结电容越小, 结电容过大会影响到信号的完整性。
2.3 TVS管的应用
车辆中,当 汽车启动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压。对于此类过压电源的保护, 也可以 采用 TVS管去保护。
TVS可以放置在电源入口端,用于吸收电源线上的瞬态过电压,保护后续电路免受损坏,如 下 图所示 。
电池电源输入电路示例
一般应保证 TVS管应工作在后端电源芯片器件的正常电压以上,最大工作电压以下。
在车辆的 CAN通信中,也会存在浪涌电压和ESD干扰,尤其是电路中有 共模电感 时, 共模 电感在工作时因为 电感式反激 会 产生极高的瞬态电压, 这个瞬态电压产生在共模电感的输入端,也就是位 于共模 电感 和收 发器之间,这个瞬态电压处理不好会对收发器造成损伤,所以需要在两者之间加上 TVS管 作为 瞬态保护器 , 保护收发器免受高脉冲破坏。
CAN收发电路中的TVS管
TVS管不仅可以抑制瞬态电压,也可以防静电(ESD)干扰,所以图中的标号是D ESD 。
由于 高速开关的 原因, DCDC 电源电路中可能会出现输出电压的过冲 , 此时在 DC-DC转换器的输出 端并联 TVS二极管 就可以 抑制过电压。
DCDC电源输出端的TVS管示例
某些控制器上面会有按钮开关, 由于 按钮开关 在操作时会被人体触摸, 而人体容易带 ESD静电, ESD可能会导致 芯片 损坏 , 这里也 需要 TVS二极管的保护。
按钮开关电路中的 TVS管示例
LIN总线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常用的低成本通信网络,运行中易受静电放电(ESD)、电磁干扰、电源切换等影响 , 它的 接口保护至关重要 , 通过使用 TVS管就可以吸收瞬态电压,保护收发器芯片。
LIN总线使用TVS管示例
不过, LIN总线中使用TVS管时要注意, LIN总线 一般带负载后总线电容最好不超过 200PF,如果电容太大容易使信号失真,所以尽量选取结电容小的 TVS管 , 比如 30PF 。
3.小结
稳压管与TVS管的 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工作的, 但是稳压二极管属于齐纳击穿 , TVS管属于雪崩击穿。
击穿方法不同导致它们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场景也不同,稳压管 专注于持续 的 稳压,是按照稳态功率计算的, 可承受的持续电流小,所以连续功率低, 通常在 5瓦以下 ;
而 TVS管 专注于 瞬态 的 过压保护 , 功率是按照脉冲峰值功率计算的 ,能承受的瞬间电流大,所以脉冲功率高 ,通常在几百瓦到上千瓦。 稳压管在应用时,为了防止电流过大,可以串联 1个限流电阻,而TVS管在设计时已考虑瞬态电流冲击,通常不需要加限流电阻。
此外,稳压管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在 ns级别 ,而 TVS管的 响应速度 很快, 一般在 ps级别 。虽然 TVS管在一定范围能钳位电压,但是它的稳压值是不准的,所以TVS管不能替换稳压二极管。
来源:云阳好先生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