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惊人发现:火星或曾存在远古生命 人类探索地外生命迎来里程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6:38 1

摘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一项震撼科学界的发现——其“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采集的岩石样本中,检测到“潜在生物特征”,这一发现被视为迄今关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或将改写人类对宇宙生命的认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一项震撼科学界的发现——其“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耶泽罗陨石坑采集的岩石样本中,检测到“潜在生物特征”,这一发现被视为迄今关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之一,或将改写人类对宇宙生命的认知。

“毅力号”于2024年7月在耶泽罗陨石坑西缘的“布莱特安杰尔”岩层采集了一块名为“蓝宝石峡谷”的岩芯样本。该岩层形成于约32亿至38亿年前,曾是古代湖泊的沉积区域。科学家通过搭载的SHERLOC(扫描可居住环境有机物与化学分析仪)和PIXL(行星X射线岩石化学探测仪)等先进仪器分析发现:

化学元素组合异常:样本富含有机碳、硫、氧化铁和磷,这些元素在地球上常与微生物代谢活动相关。例如,有机碳可为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而硫和磷的化合物可能参与微生物的能量循环。

矿物特征暗示生物活动:岩石中存在毫米级的“豹斑”结构,其深色边缘含铁磷化物(如蓝铁矿),浅色中心含硫化铁(如硫磁铁矿)。这种“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在地球上通常由微生物驱动,例如微生物将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

沉积环境利于生命保存:样本所在的沉积岩由黏土和粉砂组成,这类物质在地球上能长期保存微生物化石。耶泽罗陨石坑曾是充满液态水的湖泊,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

科学争议:生命痕迹还是自然巧合?

尽管发现令人振奋,但科学家保持谨慎。论文第一作者、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乔尔·赫罗维茨强调:“这些特征可能是生命存在的标志,但也可能是非生物过程的结果。”例如:

无机氧化还原反应:火星岩石中的铁元素可能在无生命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硫化铁和磷酸铁。有机物来源不明:样本中的有机碳可能来自陨石撞击或火山活动,而非生物代谢。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行星科学家Sanjeev Gupta指出:“我们需要将样本带回地球,用更精密的仪器分析其同位素组成和分子结构,才能排除非生物解释。”

技术挑战:样本返回计划受阻

NASA原计划于2028年发射“样本取回着陆器”,并在2030年代初将“毅力号”采集的样本送回地球。然而,该计划因预算超支(预计成本超80亿美元)和技术复杂性被推迟。目前,NASA正重新评估方案,目标在2035-2039年间完成样本返回,同时探索与商业公司合作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毅力号”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表示:“火星车的探测能力已接近极限。要确认生命是否存在,必须将样本带回地球实验室。”

未来影响:火星殖民与生命起源研究

这一发现对人类探索火星具有深远意义:

殖民计划提速: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计划在2029年实现载人登陆火星,并在2050年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地。若火星生命证据确凿,将推动生态改造技术研发,例如利用本地微生物生产氧气或肥料。

生命起源理论革新:若火星生命被证实独立于地球演化,将颠覆“生命仅在地球诞生”的假设,为泛宇宙生命理论提供关键证据。

国际合作深化:NASA与欧洲航天局(ESA)正协调样本返回任务,中国“天问三号”计划也拟在2030年前实现火星采样返回。全球科学界或将加强数据共享,共同破解生命之谜。

科学界的谨慎乐观

尽管“蓝宝石峡谷”样本尚未成为火星生命的“确凿证据”,但它为人类探索地外生命指明了方向。正如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所言:“这是我们距离答案最近的一次。无论结果如何,这项发现都将重塑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认知。”

随着“毅力号”继续在火星表面探索,更多样本的采集与分析将持续推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揭开火星生命的终极面纱,书写宇宙探索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商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