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远嫁的女儿一个电话,“妈,你过来帮我带带孩子吧”,姥姥第二天就拖着箱子来了。
远嫁的女儿一个电话,“妈,你过来帮我带带孩子吧”,姥姥第二天就拖着箱子来了。
可三个月不到,群里全是吐槽:亲妈嫌女婿冲奶粉水温不对,女婿嫌丈母娘老给孩子看手机,女儿夹在中间两头哄。
爱是真的,累也是真的,最怕一腔好意最后变成全家冷战。
别把“我是为你好”挂嘴边,先记住五个坑,踩一个就能炸锅。
第一坑:固执老经验。
邻居老太太坚信“小孩不吃盐没力气”,偷偷往粥里撒盐,结果八个月的外孙被送进医院。
现在儿科医生都在讲“一岁前不加盐”,网上搜一下就有指南,别拿几十年前的尺子量今天的娃。
第二坑:当众拆台。
孩子刚把玩具扔一地,爸爸板着脸说“捡起来”,姥姥立刻补一句“他还小呢,别吓着”。
一句话,爸爸的权威当场碎一地,下次再立规矩更难。
真想护娃,等孩子不在场再聊,比当面唱反调管用一百倍。
第三坑:无底线宠。
外孙一哭就给糖,一天五根棒棒糖,牙还没长齐就蛀了三颗。
糖果不是爱,是偷懒。
试试把糖换成切好的苹果条,既甜又练咀嚼,孩子照样开心。
第四坑:把自己当永动机。
早上五点起床做辅食,夜里两点还在哄夜醒,血压飙到180。
带娃不是铁人三项,姥姥也需要午休。
把下午两点到四点设为“姥姥充电时间”,让女儿请个小时工或者邻居搭把手,花小钱买全家太平。
第五坑:把女儿女婿当实习生。
“你们年轻人哪会带孩子”这句话最刺耳。
人家天天刷育儿博主、看儿科论文,说不定比姥姥更懂感统训练。
真想帮忙,先问一句:“你们想让我怎么配合?
”
把指挥权交出去,反而落得轻松。
说到底,姥姥是来增援,不是来接管。
学点新东西,比如怎么陪娃做“地板时间”练爬行,怎么用绘本讲情绪,比囤十箱土鸡蛋更实在。
偶尔放手,让女儿女婿自己摔几次跟头,他们才能真正长大。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分寸的地方。
姥姥退一步,女儿进一步,孩子才能在中间自由呼吸。
爱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更累,而是谁先学会闭嘴和微笑。
来源:桥上赏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