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春风中缅怀,在诗意中传承。4月4日晚7时到10时,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举办了线上同题朗诵会,以深情的朗诵缅怀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致敬他那永不褪色的精神。
在春风中缅怀,在诗意中传承。4月4日晚7时到10时,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举办了线上同题朗诵会,以深情的朗诵缅怀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致敬他那永不褪色的精神。
雷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他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雷锋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引领着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雷锋,不仅是对英雄的追思,更是广大雷锋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用这种方式,激励着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新时代雷锋故事。
19名辽宁朗诵界的名家名角和广大朗诵爱好者积极参与了此次线上朗诵。他们分别朗诵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会长张仲国的新诗《清明的风,寄托着对雷锋的思念》和知名雷锋诗人张秋平的新诗《乙巳清明·向雷锋叔叔报告》。朗诵者们用专业的技巧、饱满的热情,将对雷锋的深切情怀和传承雷锋精神的坚定信念融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与雷锋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参与朗诵的有:李昕、赵清芹、崔丽、齐俊发、徐静、姜玉凤、王艳春、王新萍、任桂芝、高巍、刘凤敏、杜玉平、刘艳、刘凤杰、于秀丽、焦永清、赵世珍、戴丽、杨建新等。
朗诵者:王新萍 任桂芝 高 巍
朗诵者:焦永清 于秀丽
朗诵者:戴 丽
朗诵者:刘 艳
朗诵者:王春艳
朗诵者:赵世珍
朗诵者:杨建新
朗诵会上,名家名角们展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深刻而独到,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变的节奏,将诗歌中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他们用声音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让听众仿佛看到了雷锋在城市、乡村默默奉献的身影,听到了那跨越时空的叮咛与嘱托。朗诵爱好者们也不甘示弱,他们以真挚的情感为笔,以饱满的热情为墨,绘就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雷锋画卷。他们的朗诵虽没有名家那般炉火纯青的技巧,但却有着最质朴的情感,那是对雷锋发自内心的敬仰与爱戴,是对传承雷锋精神的执着坚守。
他们用心用情用爱,将诗歌中的意境完美呈现。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珍珠,串联起对雷锋的无尽思念;每一句话都如同激昂的战鼓,吹响着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他们用声音传递着雷锋精神的伟大与崇高,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力量。这是一场视听的盛宴,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朗诵者们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雷锋精神,新时代如何践行好雷锋精神。他们的朗诵,是对雷锋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传承雷锋精神最坚定的承诺。在他们的声音中,我们看到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看到了无数“雷锋”在各个领域默默奉献,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此次线上朗诵会由今山老师策划、李昕老师主持,吸引了100多位雷锋人聆听。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但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传承雷锋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相聚在一起,用朗诵的方式缅怀雷锋,致敬英雄。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雷锋精神的队伍中来。
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一直致力于采取多种形式传播雷锋精神的种子,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此次线上朗诵会就是其中的一种创新形式。他们将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雷锋精神能够跨越地域的限制,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同时,他们还将讲座与话剧、朗诵与故事相结合,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雷锋精神的内涵与魅力。这种创新的形式载体,旨在推进雷锋精神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伟大与崇高,从而自觉地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会长张仲国说:我们要抓住一年中的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传承践行好雷锋精神。通过研究雷锋精神的内涵,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为传承雷锋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形式,让雷锋精神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力量。同时,我们还将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激励广大雷锋人在实践中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辽宁省雷锋研究会举办的这场线上同题朗诵会,不仅是一次对雷锋的缅怀,更是一次对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雷锋精神铭记于心,落实于行,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不平凡的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立笔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