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了6500多年的封建迷信,却被证实为超科学,还被纳入了国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2-26 16:20 1

摘要:在中国有着名为《易经》的书籍,它之前是以占卜形式呈现的典籍,内容更是涉及政治、科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从发布至今已经有着650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非科学”的书籍却遭到了年轻人的嗤之以鼻。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阵

在中国有着名为《易经》的书籍,它之前是以占卜形式呈现的典籍,内容更是涉及政治、科学等多个领域,尤其是从发布至今已经有着650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非科学”的书籍却遭到了年轻人的嗤之以鼻。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易经》不仅被证实是超科学,而且还被纳入了国考,甚至国家院士在临终前也做出了告诫。

海峡新干线 12月7日 质疑了6500年的《易经》,却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国家院士也在临终前做出告诫

那么,《易经》究竟有多强大?又为何会被纳入国考呢?

《易经》不仅是远古文明的产物,更是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而且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由周文王姬昌在商纣王囚禁期间推演而成。

易经

根据《史记》的记载,周文王被囚于羑里七年,在困顿中潜心研究伏羲八卦,最终将八卦扩展为六十四卦,并赋予其政治哲学与治国策略的内涵。

而且《易经》分为三部,天皇氏时代《连山》 《归藏》,秦汉时期的易书《周易》,一起称作“三易”(另有一说三本书均作于远古)。

易经64卦

但是对于《连山》 《归藏》这两本文化典籍,有人认为《连山》与《归藏》不是失传了,而是被改了名为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或者其他名称,但也有人认为《连山》与《归藏》于汉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经或亡佚。

而且从17世纪开始,《易经》就通过耶稣会传教士传入西方,并且由厉麟似等襄助卫礼贤完成的德文版《易经》成为西方最权威的译本,相继被转译成英、法、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多种文字,传遍整个西方世界,对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

凤凰卫视官方截图

甚至在这套体系中,不仅仅反映与应用了有关的数学规律,而且还蕴含着二维与三维的几何图形,甚至还蕴含着静态与动态的运动过程等等。

就连研究《易经》的外国学者白晋在给学者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信中说:“你不应该把二进制视为一门新科学,因为中国的伏羲早已发明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面对这样的说辞,不仅再次印证了《易经》的价值,更是让人们产生了无尽遐思,可随着《易经》文章内容被过度的放大,就逐渐成为了江湖术士的工具,甚至还被年轻人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

但是对于《易经》里面内容的记载,却得到了多方面的证实,甚至有些内容哪怕是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也无法解读以及认识到《易经》的本质和它想要阐述的真正理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比如《易经》的六十四卦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其阴阳爻(—与--)的组合方式,而且还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二进制(0与1)高度相似。

但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世纪研究《易经》时,便惊叹于其数理逻辑的先进性,认为其为“宇宙语言”的雏形,此外,《易经》的卦序排列与遗传学中的64组遗传密码表(1966年由尼伦伯格等人破解)存在惊人对应,暗示其可能蕴含生命科学的原始模型。

易经64卦

而且随着20世纪量子力学的发展,也让科学家重新审视《易经》的宇宙观,就比如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互补原理”与阴阳对立统一思想不谋而合,他甚至将太极图作为家族徽章以表敬意

就连诺贝尔奖得主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也是深受《易经》“动态平衡”思想的启发,他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却保持内在秩序的系统。

太极

可以说《易经》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人间百态,无论是社会关系、婚姻爱情还是购房选址等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而且一旦能够参悟其中的内容,就可以避开很多的灾祸和不顺之难

甚至就在30多年前,一位国家院士在北京友谊医院里面,嘱咐完自己的遗嘱之后,这位老人就又留下了一句遗言,那就是要注意《周易》,中国将来一定会因为它而大放光彩!

北京天安门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在2019年,《易经》就被列入了国考,就连中国社会科学院也将《易经》与预测学纳入了2019年博士生招生计划中,毕竟他们认为,这门专业属于世界宗教研究系下的中国哲学方向

毕竟无论是《易经》还是《周易》等书籍,它不仅深刻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自然要无限的为其保护和传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海峡新干线2023年12月07日关于被质疑了6500年的《易经》,却被证实是超科学,还被纳入国考,国家院士也在临终前做出告诫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金融界2019年09月10日关于社科院设易经与预测专业 纳入2019年博士生招生计划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中国广播网2013年11月13日关于从“易经”三易原则看2014国考申论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4日关于《周易》何以成为群经之首的报道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