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中双休:家长强烈反对!但是教育的天真的变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04 06:03 1

摘要:上个周末是双休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周末,杭州的高中比往常安静了许多,因为师生们都在家享受这个假期。有些同学去打了篮球,还有一些选择了和家人一同外出游玩,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在家补觉。

教育改革的背后,没有一位家长可以置身事外,不提前布局,只能步步落后。强烈建议您能读到最后。

杭州高中生的周末解放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此前杭州市教育局颁布了教育新政:从2025年的春季学期开始,高一、高二年级实行周末双休制度,禁止学校组织补课,把周末留给学生自主安排

上个周末是双休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周末,杭州的高中比往常安静了许多,因为师生们都在家享受这个假期。有些同学去打了篮球,还有一些选择了和家人一同外出游玩,不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在家补觉。

老师们也没放过这个美好的周末,有些老师在网上分享了他们“回归生活”的片段:有人陪孩子做手工,有人带着父母来了一次短途旅行。

学生和老师对周末双休都是支持态度,除了他们,还有一些人也是极力支持的。

伴随着学生老师的周末双休,有一个群体像是在过年,那就是众多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针对高三学生的个性化辅导需求激增,部分教育机构单日咨询量突破历史峰值,“1对1”辅导咨询量更是暴涨300%多。

与咨询报名量同时增长的还有课时费。单科课时费突破500元/小时,部分机构的高中数学单课课时费更是高达800元/小时,以至于家长们直呼“补不起”。在周末补课上的差异,势必导致教育分层现象的进一步加剧,所以监管部门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在看似一片祥和景象的背后,是众多焦虑家长的身影,以及对政策的反对。

首先,家长们普遍担忧高中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周末双休只会被浪费,部分家长甚至联名要求学校开放“自愿返校自习室”,以对抗学生的惰性。

其次,鉴于高考是全省统一录取的现实情况,也使得家长对政策差异更加敏感。杭州周边县市仍维持单休模式,家长们就觉得这不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这种焦虑在社交媒体上甚至演变为“杭州家长VS外地家长”的骂战。

最后,政策催生教培市场爆发式增长,补课费节节攀升,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无疑给家长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如果不参与到这场补课的“军备竞赛”中,这些学生势必会被拉开差距,如此何谈教育公平。

虽然试点双休存在各种问题,但上层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当前高中家长面对的困境,可以给后续家长敲响警钟,为孩子提前做打算。

在教育改革方面,顶层正在下一盘大棋,而且经过几年的布局,改革的基础基本打好。

从21年国家颁布”双减政策”开始;到23年5月新闻联播专门花了10分钟的时间讲教育问题;再到去年9月份处罚办法落地,从上到下,从点到面,从战略到实施,顶层对于我们未来教育的走向已经想的非常清楚了。

所以,未来各种大动作都会接踵而来,作为家长,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未来教育的方向。

伴随着科技兴国,未来理工科绝对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大量的理工科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赋能,是发展的需要,所以文科生的处境就会变差。

伴随着产业升级,我国将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所以高级蓝领工人的培养就会从小抓起,早早的让学生进入到专业技术的培养中,这就是中考分流。

伴随着国家复兴,就需要有大量的顶尖人才,所以高中知识难度会直线上升,必然要求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动手,会实践,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才能杀出重围,然后进入一流大学。只会刷题的学生,那机会就小多了。

基于以上的分析,那培养孩子的方向也就清楚了,但是对应到具体的小初高,还有每一个家庭的情况,家长又该做和应对呢?

首先把教育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九年义务教育阶级,另一个是初高中阶级。这两个阶段的交叉点就在初中。

初中之前,会进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让小学生在成绩上看不出太大差别,甚至是不用考试,此前新闻联播都说了,不让6到15岁的孩子当考试机器。这个阶段你一味的关心分数,那将是大错特错,为啥呢?因为你会发现分数代表不了任何东西。孩子只有分数是赢不了未来大考的,而重要的是学习能力,没有这个,中考就是一大难关。

初中之后,高中的教育难度会加大,不再是学习知识点本身,还要考察关于知识点背后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通过学习的知识,还要实践出来。所以那些凭借死记硬背考上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会陡然增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那到了高考的时候,其实胜负已分。大家不要以为只要能考上一个大学就行,其实那个时候,除非考个好大学,成为学霸,要不然普通大学没有优势了,毕业时可能都不如中考分流去学专科的同学。

现在回到交叉点初中,这个阶段其实非常重要,小学时不被重视的考试成绩,在初二初三会突然变得非常重要,在此之前都是考察基本的知识点,大家都会,而此刻就要考察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对知识点的理解透不透、深不深,有没有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能不能举一反三。这就导致,学生的成绩会产生非常大的差距。

学校用这种方式既完成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均衡的目标,大家都差不多,同时又协助高中帮大学筛选了那些具有创新和研究人才的任务,让真正的学霸进入一流的大学。

教育改革后,小学教育会成为家长的第一道门槛,因为均衡教育表面上看难度下降了,实际上导致很多家长无所适从。所以要知道难度下降的背后,其实是把时间留给孩子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而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呢?那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让孩子会观察,会发现,会创造。只要孩子的综合素质高了,那之后的初中高中以至于大学,其实都会很顺利。

最后给家长们几点具体的建议:

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一定要好,多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好了,精神才会好,做啥都会有动力。打好学习基础,课本上的知识要学懂,吃透,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这一点和之前的教育基本相同。然后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让他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做好科学启蒙,天文地理,生物科学要全面开花,多去科技馆博物馆,感受科技的力量。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到田间地头,山野树林,从大自然中学习。

以上就是我对教育改革的一点思考,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