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唠东北明星足球赛那点事儿:本山大叔儿子攒局,这真有意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6:10 1

摘要:球场边,杜海涛他妈举着手机拍儿子,马丽娟一身白西装坐在小板凳上,球球举着自拍杆满场跑,镜头扫过去,全是熟脸。

“东北人看球,一半冲着球,一半冲着人。

”9月9日那场明星足球赛,又把这句话坐实了。

球场边,杜海涛他妈举着手机拍儿子,马丽娟一身白西装坐在小板凳上,球球举着自拍杆满场跑,镜头扫过去,全是熟脸。

热闹归热闹,真正让人多看两眼的,是赵大牛——赵本山那个一直被说“靠爹”的儿子,这回把球赛办成了生意场。

说生意,其实也没那么玄。

赵大牛把原本几个老哥们踢着玩的局,变成了有赞助商、有直播、有公益配捐的正经赛事。

去年还只是东北艺人内部团建,今年已经有外地品牌把广告板支到了球门后头。

直播弹幕里有人刷“这球赛比春晚好看”,他看见了,转头就跟平台谈下一年的独家转播。

就这么简单,把人情变成了流量,再把流量变成了合同。

赵大牛不爱说话,干活却细。

球队大巴上贴着“青少年足球扶持计划”二维码,扫一下就能捐十块钱买球鞋。

没人逼他,他自己印的。

别人说这是“洗白”,他笑笑,“东北孩子冬天踢球,脚不冷啊?

”一句话,把公益说得像给邻居家孩子递双袜子。

家里人也跟着转场。

球球直播卖东北大米,三分钟卖空两万袋,转头把仓库钥匙交给哥哥,说“你踢球累,米我管”。

马丽娟以前只露面剪彩,现在开始跟文旅局谈“刘老根大舞台”的乡村巡演,说要让屯子里的大爷也看上现场。

赵本山不露面,但后台休息室桌上永远摆着一盘切好的冻梨——老赵家的仪式感,冻梨得用花刀切,不能拍。

最逗的是杜海涛他妈。

别人追星,她追儿子,顺便把自家辣酱摊摆到了球场出口。

球球直播时顺手拎了两瓶,当晚后台就收到私信:“姐,辣酱链接发一下。

”第二天,杜海涛他妈的辣酱店涨了三千粉。

赵大牛路过,拍了拍杜海涛肩膀:“下次让你妈把辣酱瓶子做成足球形状,我给她免摊位费。

有人酸,说“还不是靠爹”。

可赵大牛真没靠爹签字。

赞助商是他熬夜写的PPT,直播脚本是他跟球球一句句对的,连球场边的烤冷面摊位,他都提前尝了八家才定下一家。

爹只干了一件事:比赛那天早上,给他发了条微信,“儿子,冻梨切好了,在休息室。

东北人讲究“场面”。

这场球赛,就是赵家的新场面。

老赵家的二人转没丢,只是换了个舞台唱。

球球在直播间喊“家人们”,马丽娟在文旅局会议室讲“东北文化IP”,赵大牛在球场边跟品牌方握手——握完手,顺手把对方递来的名片塞进了羽绒服内兜,那兜破了个小洞,名片角露出来一点,像故意给人看的。

散场时,保洁大爷捡到一个足球,上面写着“赵大牛赠”。

大爷嘟囔:“这球能值几个钱?

”大爷乐了,揣着球走了。

东北的冬天冷,但人情热,热得能把二维码都烫手。

来源:在林中体验生命的蓬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