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上午,在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的直播间里,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宏刚,为大家讲述老字号银器品牌的岁月故事与质量坚守。
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宏刚(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9月11日上午,在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的直播间里,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宏刚,为大家讲述老字号银器品牌的岁月故事与质量坚守。
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一角。(供图)
↓↓↓点击收听节目
百岁坊银器店。(供图)
“百岁坊”原为丽江古城内银器作坊聚集的地名,纳西语称为“集鹿铺”,意为“在水一方”。从20世纪30年代的家庭作坊起步,到2001年开设第一家专卖店,2003年正式走上企业化道路,再到2024年被认定为丽江市唯一的“中华老字号”,百岁坊不仅是一家企业,也成为银器行业中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
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所获荣誉。(供图)
在杨宏刚看来,今年全国“质量月”以“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为主题,对银器行业而言恰逢其时。它推动整个行业重视质量建设、树立高标准,尤其对老字号企业来说,更是坚守品质初心的关键契机。
丽江百岁坊品牌文化传播管理有限公司所获荣誉。(供图)
质量从来不是一句口号。百岁坊建立了一套贯穿全程的“六道质检”流程。从原料入库随机切角检测,到初加工、精加工环节的多点位检验,再到成品入库、门店验收,每一件银器都需经历严格把关。仅2025年,企业自检上架产品就达8.25万件。杨宏刚表示,“副总经理即首席质量官,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这也是公司贯彻执行质量强省纲要的具体体现。
百岁坊非遗传承基地匠人手工錾刻制作银梳。(供图)
百岁坊非遗传承基地匠人手工捶打制作银壶。(供图)
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传统银器制作技艺”传承基地,百岁坊在工艺传承中注重“守传统之魂,应现代之需”。他们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已培养两名代表性传承人,并与多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征集设计稿、联合开发产品,让古老银器焕发符合当代审美的生机。
百岁坊非遗传承基地“师徒传承”,教授技艺。(供图)
百岁坊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传统银器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授牌。(供图)
面对市场上银器饰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百岁坊坚持高标准、严把控,并推出“终身免费清洗保养”“退货先行赔付”等四项售后承诺,以切实行动保障消费者权益。
百岁坊+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校企合作签约。(供图)
谈及未来,杨宏刚表示,企业将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夯实质量根基,冲刺202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持续践行“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的主题。
百岁坊精美银器。(供图)
精雕细琢始成器,千锤百炼方为银。百岁坊用六道质检锻造银器之魂,用非遗匠心传承文化之火,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质量为本、传承创新的老字号发展之路。
编辑/和琼
责编/杨四见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来源:丽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