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汾红丝带学校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里村,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
文| LL
编辑 |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临汾红丝带学校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东里村,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
而刘丽萍则是这所学校的生活老师,同时也是一位艾滋病感染者。
这位老师把自己的爱和温暖都给了红丝带学校的孩子们,为了照顾这些孩子们,她经常不回家而是选择住在学校里。
正是这样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也曾多次被邀请过上央视。
可是命运却没有放过她,在52岁的时候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歪了,但并不是这样的。
刘丽萍老师 1973 年出生在运城市新绛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96 年,刘丽萍结婚不到两年,因宫外孕被送到医院治疗,其间大出血,由于当时医院血库血液紧缺,从外面找来卖血者输血,没想到这次输血让艾滋病毒潜伏在了她身上。
2005 年,她因一次口腔治疗,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当时,艾滋病犹如洪水猛兽,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歧视与误解,像冰冷的枷锁,将她困在痛苦的深渊。
她也曾绝望过,在传染病医院门口大哭大闹,但刘丽萍没有被命运打倒,她选择了坚强面对,开始了与病魔漫长的斗争。
2005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丽萍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
她得知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的 “爱心小课堂” 需要志愿者,那里的孩子们都是艾滋病患者,刘丽萍感同身受,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地方,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到了2006 年,红丝带学校成立,她毫不犹豫的决定留下来成为专职生活老师。
从此,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些特殊的孩子们身上。
每天,她早早起床,为孩子们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从穿衣洗漱到一日三餐,事无巨细,她都亲力亲为,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十多年来,刘丽萍照料了近 50 个艾滋病患儿的生活起居、治疗服药,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会他们认同自我。
后来,刘丽萍向媒体公开了自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身份,她表示 “我不想戴着面具生活,太痛苦了,我们是病人,不是罪人”。
2013 年,她作为《中国梦想秀》的第五号追梦人,带着 22 个艾滋病患儿的梦想走上舞台,希望通过栏目得到援助。
在红丝带学校附近建设一个智能大棚,让从学校走出来的孩子或社会上的艾滋病患者能有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
2018 年,刘丽萍因患腹腔黏液瘤多次手术,彭丽媛大使得知她病重的消息后,特地用小楷毛笔在宣纸上手书慰问信,委托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领导转达慰问。
当时,刘丽萍表示要顽强地活下去。
央视记者在报道中,生动地展现了刘丽萍老师在学校的日常工作。
除了饮食起居,艾滋病患儿还需要长期按时服药来控制病情,可孩子们年纪小,对苦涩的药物充满抗拒。
为了让孩子们乖乖吃药,刘丽萍老师想尽了办法,她会把药藏在孩子们喜欢的馍里,耐心地哄着他们吃下去。
甚至,她把每一种药都尝了一遍,只为了解药的味道,以便更好地说服孩子们。
她还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因为疾病,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等情绪。
刘丽萍老师就像一位知心妈妈,每当孩子们遇到烦心事,她总是第一时间倾听,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阴霾。
在央视的镜头下,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被展现出来。
有一次,一位小男孩在课堂上突然情绪低落,刘丽萍老师发现后,立刻将他带到一旁,轻声询问。
原来,小男孩在学校受到了个别同学的歧视,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很伤心,刘丽萍老师紧紧地抱住他,温柔地安抚他。
在刘丽萍老师的安慰下,小男孩渐渐露出了笑容,重新找回了自信。
还有一次,刘丽萍老师自己生病住院,孩子们得知后,纷纷凑钱买了鲜花和卡片,一起到医院看望她。
那一刻,刘丽萍老师的眼眶湿润了,她感受到了孩子们真挚的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为孩子们付出的决心。
央视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刘丽萍老师的无私奉献,也让社会对艾滋病患儿这个群体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许多爱心人士看到报道后,纷纷伸出援手,为红丝带学校捐款捐物,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一些专业的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也主动联系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刘丽萍老师的故事,通过央视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被她的勇敢、坚强和无私所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的力量,打破了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恐惧。
尽管最终刘丽萍老师还是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了红丝带学校,留在了每一个她曾经照顾过的孩子心中。
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与奉献,什么是顽强与坚韧。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又像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孩子们心中的阴霾。
刘丽萍老师的一生,是坎坷却又无比伟大的一生。
她在黑暗中为艾滋病患儿找到了光明,在绝望中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爱与希望。
新京报2020-09-10——我在艾滋病患儿学校当老师
北京地坛医院2018-07-18——彭丽媛大使写信问候艾滋病患者刘丽萍
青爱工程2025-04-04——永驻的星光:悼念临汾红丝带学校刘丽萍老师
新闻直播间2020-12-01——山西临汾 世界艾滋病日 刘丽萍:我在艾滋病学校当老师
来源:梦清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