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到期要打乱重分吗?“小田并大田”势在必行,4种方式可实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4:46 2

摘要:这画面,全国3亿小农户都不陌生——巴掌大的田块像拼图,插秧机开三米就得拐弯,油钱比粮价涨得还快。

“我家那六亩地,东一撮西一块,收割机掉头都费劲。

”老赵蹲在田埂上,烟没点着,先叹了口气。

这画面,全国3亿小农户都不陌生——巴掌大的田块像拼图,插秧机开三米就得拐弯,油钱比粮价涨得还快。

根子得从40年前说起。

当年分地按肥瘦、远近搭配,一家能领十几条“面条田”。

那会儿靠牛耕人背,零碎地不算毛病;如今拖拉机、无人机上阵,田埂比田还宽,机械只能“望埂兴叹”。

更扎心的是,隔壁老王去年把三块地并成一块,亩产直接涨了两成——同样的种子化肥,人家赚的就是比你多。

国家其实早看明白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点名“小田并大田”,紧接着遥感卫星+北斗定位的组合拳落地:手机圈一圈,哪块地是谁的、肥力如何,后台一清二楚。

广西横县有哥们试着用这套系统搞互换,三天就把七家农户的“满天星”拼成了“整棋盘”,连田埂都没多占一分。

最香的还是高标准农田。

江苏泗阳把碎地平整后,暗管排盐、喷灌雾化全安排上,小麦灌浆期能手机遥控浇水。

更绝的是,田边种上油菜花,春天直接变身网红打卡点,老李家农家乐周末翻台三次,种地顺带把旅游钱赚了。

有人担心“地被收走怎么办”?

其实政策留了活口:面积不减少、承包权不变,只是空间挪个窝。

湖南浏阳搞“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把地当股份,年底按股分红,不想种还能拿租金。

去年合作社统一托管给种粮大户,每亩成本降了120块,产量反增15%,连70岁的五保户都领到了分红红包。

最接地气的还是农户互换。

山东曹县这两年流行“抓阄+公示”的土办法:村集体先把零碎地编号,农户抓阄决定新地块,全程抖音直播,谁也别耍赖。

去年大刘家用河边的薄地换到了机耕道旁的肥田,虽然少了半亩,但收割机直接开到地头,省下的工钱够买两头小牛犊。

说到底,地还是那块地,换个拼法就能生金。

老赵今年终于点头加入了村里的整合计划,条件只有一个:合并后地头要留棵老槐树——当年他爹亲手栽的。

村干部爽快答应,反正卫星图上一厘米误差都没有,挪树比挪地难多了。

地不整,机难进;田不散,钱难赚。

当田埂变成数据里的虚线,当老槐树成为新坐标,土地才真正开始为农民打工。

来源:森林中歌唱的黄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