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幼儿园工作好些年了,小朋友情绪爆发的场景真是见得不少。活动课上,俩小朋友抢玩具,一个瞬间大哭,小脸涨得通红,还把玩具扔地上;早上入园时,也总有孩子抱着家长腿,眼泪汪汪不愿进教室。家长在家估计也常碰到这种情况,孩子情绪上来,家长往往不知道咋办,要么呵斥孩子别
我在幼儿园工作好些年了,小朋友情绪爆发的场景真是见得不少。活动课上,俩小朋友抢玩具,一个瞬间大哭,小脸涨得通红,还把玩具扔地上;早上入园时,也总有孩子抱着家长腿,眼泪汪汪不愿进教室。家长在家估计也常碰到这种情况,孩子情绪上来,家长往往不知道咋办,要么呵斥孩子别哭,要么一味满足要求,其实这对孩子情绪管理没好处。
3 - 6岁孩子情绪发展不成熟,很难准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容易冲动,情绪变化快,前一秒开心,后一秒可能就发火。所以疏导孩子情绪时,得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能压抑,要引导正确发泄。那具体该怎么做呢?我有一套游戏化疏导四步法可以分享。
第一步是情绪识别。在幼儿园,我会用动物手偶模拟不同情绪场景。老虎手偶表现生气,张牙舞爪、大声吼叫;小兔子手偶表现开心,蹦蹦跳跳。家长回家也能这么做,准备几个动物手偶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通过手偶表演,让孩子直观看到不同情绪表现,再问问孩子手偶啥心情,引导识别情绪。除了手偶,还能做个「情绪温度计」。用硬纸板做个温度计形状,划分不同区域代表不同情绪程度,从非常开心到非常生气。让孩子每天根据心情在温度计上找对应位置。
做好情绪识别后,接下来就是合理宣泄。我建议在家里设置「情绪安全角」。在角落铺上软垫,放上绘本和音乐盒。孩子情绪不好时,就去安全角。可以在垫子上打滚、蹦跳释放情绪;也能看看绘本转移注意力;还能听听音乐让自己平静。另外,绘画日记也是好办法。让孩子每天用颜色标注心情,像红色代表生气,蓝色代表难过,黄色代表开心。孩子画完后,家长和孩子聊聊为啥是这个颜色,帮孩子表达内心感受。
孩子能合理宣泄情绪后,正向强化也很关键。当孩子用正确方式表达和发泄情绪,家长要及时肯定鼓励。比如“宝贝,你生气没乱扔东西,去安全角冷静,做得真棒”。这样能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以后遇到情绪问题也更愿意用正确方式处理。
最后是预防机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情绪变化,提前发现苗头。孩子在幼儿园不开心,回家可能沉默寡言或烦躁不安。这时家长主动和孩子聊天,问问幼儿园情况,引导孩子说出不愉快。
除了这些方法,家庭情绪氛围也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行为和情绪表达方式影响很大。家长平时可以用「我感到...因为...」的句式表达情绪,像“我感到有点累,因为今天工作很忙”。孩子听到也会模仿这种健康的表达方式。
总之,帮助孩子正确发泄情绪是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多给孩子耐心和理解,用游戏化方式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氛围中学会管理情绪。
选择图片插入到第三步,因为第三步重点是情绪识别,图片展示了恐惧、尴尬、兴奋三种情绪的面部特征,以简洁明了的卡通形式和文字说明,帮助人们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特征,与该段落的核心内容“情绪识别”相匹配。来源:金鹏话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