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炎炎,走进位于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的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特级硅烷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送入全封闭管道,透明视窗里硅烷液体平稳流动,中控屏上温度、纯度等数据实时跳动,整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有序运转。
盛夏炎炎,走进位于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的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特级硅烷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原料送入全封闭管道,透明视窗里硅烷液体平稳流动,中控屏上温度、纯度等数据实时跳动,整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有序运转。
作为全球功能性硅烷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江瀚新材全球市场占有率近20%,每2吨出口硅烷产品中就有1吨印着“江瀚制造”。今年上半年,江瀚新材功能性硅烷产量达5.6万吨,市场占有率继续稳居全球前三、国内第一。
从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到全球功能性硅烷核心供应商,江瀚新材的蝶变密码,藏在“瀚·心”党建品牌和构建的“1155”大党建格局中。
党建强则企业强,党建兴则发展兴。近年来,江瀚新材紧紧围绕“瀚·心”党建品牌,抓住“忠心向党,实业报国”一个根本,锚定“从硅烷大国向硅烷强国迈进”一个目标,以瀚海红心、瀚志雄心、瀚墨匠心、瀚拓恒心、瀚融连心构建“五心领航”赋能体系,实现经济、生态、技术、人才、社会“五维价值”,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与市场竞争力,走出一条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PART.01
瀚海红心,锚定发展航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正是为我们企业发展指引航向,作为党员,要将全会精神落实到每一次实验、每一道工序里!”7月的党支部的“瀚心讲堂”上,总经理甘俊结合公司半导体级硅烷攻关进展,为在场党员及骨干解读全会精神,台下围绕“如何以技术突破践行国家战略”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这样的学习场景在江瀚新材已成常态。作为一家从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江瀚新材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月开展“瀚心讲堂”,上半年组织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方针等专题学习6场,覆盖党员及业务骨干五百余人次,让党的声音直达研发车间、生产一线,为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思想如磐,方能举旗定向;信念似铁,才可破浪前行。公司党支部与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紧密衔接,对重大投资、人才引进、技术路线决策等“三重一大”事项,党支部进行前置研究,立足“忠心向党、实业报国”的政治本色,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确保每项决策都精准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规划。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江瀚新材以打造“1155”大党建格局为抓手,紧扣硅烷新材料主业打造全链条党建融合体系,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耦合,红色动能持续驱动其在硅烷产业赛道稳健前行、提质增效。
PART.02
瀚志雄心,赓续创业精神
走进江瀚新材新建的总部大楼,一楼展厅内的企业历程墙清晰铺展,过往岁月的关键节点一目了然。
当目光定格在1998年——这一年,前身是乡镇建筑企业的公司,历经改制蜕变为股份制民营企业。“同年7月,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展厅讲解员指着历程墙上的标注介绍道。
早在1995年,尚任沙岑精细化工厂厂长的甘书官,敏锐察觉到有机硅产品这类功能性新材料市场空白、潜力巨大,而生产能力有限的乡镇企业,要想占领科技前沿的市场份额,唯有市场化改革方能激发活力。
“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董事长甘书官说:“咱闯就要闯出一条硅烷材料自主研发的路,让中国也有拿得出手的高端硅烷!”
面对重重阻碍,党支部牵头成立改制工作组,党员带头分片做职工思想工作,梳理资产评估、股权分配等难点问题,耗时两年,最终形成经沙市区人民政府确认的改革方案,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成为荆州市第一批通过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
改制初期,仅十余万元资金、百万元固定资产,负债却达四百万元。由于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公司从工艺相对简单的基础硅烷原料做起,甘书官带领公司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讲成本、降费用、创实效,凝心聚力间,改制成效渐显。
转折发生在2001年。为了打破市场和品牌劣势,2001年,公司让利百万元引入武汉大学技术入股。党支部成立技改攻坚临时党小组,党员、技术员憋着“为中国硅烷争口气”的劲,立下“不仅提产能,更要破壁垒”的目标。大家吃住在车间,在近90℃的反应釜旁轮班值守,用6个月完成新生产线的所有建设,从此江瀚开始占据国内功能性硅烷市场半壁江山。
“那时候没有空调,大伙儿的工装能拧出水,却没人喊苦。”参与技改的老党员简永强回忆,正是这次突破,敲开了高端硅烷市场的大门。2002年,江汉化工硅烷生产量达到千吨级别,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
随后,江瀚新材以“三顾茅庐”的诚意延揽顶尖人才,组建研发团队,逐项改进工艺、流程,有机硅烷纯度从85%至90%,稳步提升至“3个9”(即99.9%)。
凭借技术优势与产品稀缺性,国内外市场迅速打开——2005年,公司海外贸易销售额不到40万美元;2018年,公司营收突破15亿元,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11.46亿元,业务占比超过50%,高于国内市场。
诚信如硅烷分子的稳定结构,是江瀚人刻在骨子里的坚守。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明知履行与米其林的合同将亏损1500多万元,仍信守承诺,保质保量如期发货,用短期承压换来了客户的长期信任。
筚路蓝缕的征途里,创业薪火始终滚烫。如今的江瀚新材锚定硅烷主业,以党建凝力、创新赋能、诚信立基,将改制时的闯劲、技改时的拼劲代代相传,续写薪火不息的发展新篇。
PART.03
瀚墨匠心,锻造创新锋刃
走进江瀚新材的研发中心,各类实验设备正有序运转,科研人员神情专注地调试参数、记录数据,开展新型硅烷材料的性能测试。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高端环氧硅烷,已成功应用于3C数码、动力电池等领域的铜箔表面处理。”第一党小组组长、技术总监阮少阳拿着一款澄澈透明的液体介绍道,曾经,该领域的核心材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如今,江瀚新材凭借自主研发的合成工艺,打破技术壁垒,改变了行业格局。
在功能性硅烷这一细分领域,江瀚新材深知“技术是立足根本,核心技术是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始终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耕研发,通过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瓶颈、筑牢生产安全屏障,全力锻造新材料产业的时代“锋刃”。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支部牵头创新实施“红领人才计划”,党员骨干带队赴各大高校引才,并成功吸引多名归国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加盟,组建高素质研发团队和青年科创先锋团队。截至目前,研发中心已有123名研发人员,现有40岁以下青年2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1人,大专及以上学历93人,中级职称18人,形成“跨学科攻关+产业链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为技术突破注入强劲人力支撑。
厚植创新沃土,才能让技术攻坚结出硕果。党支部将研发能力提升列为核心战略,定期召开技术攻坚推进会,协调解决设备采购、资金投入等难题。在党支部的推动下,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8项,建有“湖北省功能性硅烷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平台,并与武汉大学共建“功能性硅烷应用技术中心”校企平台,党员科研骨干牵头对接高校资源,推动前沿研究与产业化需求深度融合。
目前,江瀚新材销售收入中的95%来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功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产品覆盖14个系列100多个硅烷品种,成为国内硅烷品种最齐全的生产商,不仅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更为我国新材料产业自主可控筑牢根基。
PART.04
瀚拓恒心,服务国家战略
8月25日,荆州港盐卡港区一片繁忙景象,货轮有序装卸集装箱,印有“JHSi”标识的硅烷产品即将搭载远洋货轮直航出口日本和韩国。
为打破国际供应链贸易壁垒,党支部牵头实施“党员包保重点客户”机制,党员骨干带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布局海外仓,提升服务效率,交货周期缩短一半有余。
如今,江瀚新材已通过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欧盟REACH认证等一系列资质,与国际龙头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近50%,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JHSI”成为全球功能性硅烷市场的“中国名片”。
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在江瀚新材,投资3亿元的三氯氢硅循环项目,在党员技术骨干攻坚下实现氯元素闭路循环,每年减少盐酸副产量15万吨以上。
绿色转型带来环保与效益双赢,多项产品通过ISO14067碳足迹认证、ISCCPLUS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等一系列国际认证,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7月成功通过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审核验证,向低碳发展目标稳步迈进,以实际行动履行政治责任、践行“双碳”战略。
“党建红”引领“科技蓝”,红色引擎驱动下,江瀚新材实现从“制造”向“智造”、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稳步向全球硅烷解决方案领导者迈进。
PART.05
瀚融连心,深化互融互促
业务拓展到哪里,党组织覆盖就跟进到哪里,党员管理就延伸到哪里。
在江瀚新材,33名党员全部扎根研发、生产、销售关键岗位,形成“决策层有党支部把关、执行层有党小组带头、操作层有党员保障”的治理闭环,铸就一支政治硬、业务精、作风实的忠诚铁军,确保党组织“有形覆盖、有效发力”。
党建+技术攻关,党员突击队破局开路——
技术研发中心组建起“党员突击队”,主动扛起技术攻坚大旗,以“日夜钻研不松劲、反复试验不气馁”的劲头,在技术盲区里寻突破、工艺瓶颈中找路径。
在高端汽车轮胎生产领域,党员突击队潜心钻研,经过无数次配方调整与工艺优化,成功开发出固体含硫硅烷,从生产到应用全程实现零VOC排放。
如今,党员骨干仍持续领跑技术前沿,牵头推进硅基前驱体项目,通过迭代技术提升产品纯度,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纤通讯、半导体等新兴领域。
党建+安全生产,党员责任区织密防线——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江瀚新材坚持以党建引领安全生产,建立“党员安全督察队”,全厂设立3个“党员责任区”,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岗、压实到人,引导党员在安全生产中亮身份、讲安全、做表率。
在江瀚新材,安全管理从“党员带头干”升级为“全员一起管”,一线职工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思路,一经采纳实施,即可获得“合理化建议奖”专项奖金,截至目前已收集采纳1600余条合理化建议,共奖励资金13余万元,织就一张牢不可破的生产安全防护网,连续10年零重大安全事故,获评“湖北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
党建+市场开拓,党员纽带打通协同链路——
以党组织为“纽带”,建立常态化跨部门协同机制,每周由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党员骨干牵头,召开“红领先锋”联合技术交流会,紧扣研发项目进展、生产车间需求、客户反馈诉求三大核心板块深入研讨。
党建引领聚合力,协同共建促发展。这种“党员牵头、跨岗协同”的模式,让市场端的声音快速转化为研发方向与生产调整,实现拓市场、保生产、优服务,让“JHSI”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站稳脚跟。
党建+村企共建,初心如磐践行使命担当——
党支部始终牢记“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的初心,将反哺乡土、践行社会责任作为重要任务,组织党员骨干落实公益项目,让产业发展的红利切实反哺乡土。
近年来,累计捐助超千万元用于周边乡镇和村庄改善基础设施;2016年湖北水灾,党支部第一时间发起捐助,党员带头捐款捐物,共计捐赠35万元并送物资至抗洪一线;常年支持“希望工程”,参与“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贫困村捐助100万元,引入有机蔬菜项目,带动12户贫困户入股增收,让帮扶从“输血”转向“造血”。
“党建是硅业腾飞的黏合剂!”党支部书记高玉表示,党建不是“附加题”,而是“必答题”,党建与业务“分子级融合”,才能让红色动能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江瀚新材正加速建设全球最大硅基新材料基地,将持续深化“瀚·心”党建品牌建设,以红心铸魂、雄心立业、匠心强基、恒心致远、连心聚力,为打造新材料强国贡献江瀚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