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区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工业思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特色品牌培育,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实践。近年来,盐都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区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工业思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业特色品牌培育,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实践。近年来,盐都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眼下,秋粮生产已进入管理关键期,也是虫害草害的高发期。日前,记者在七星现代化农场看到,农技专家正利用农业病虫害AR智能测报仪实时监测田间稻飞虱发生动态。该设备利用盘拍法自动识别与计数稻飞虱种类,可实现田间调查数据实时传输,并按时间和地区生成虫情热力图,利用大模型提供防治建议,大大提高了测报调查的效率和准确率,让测报变得更简单、更准确、更轻松,实现数据可追溯、测报防控有据可依。
“通过智能监测设备,我们能及时掌握田间虫害的发生情况,并辅助人工调查核对,来确定虫害的最佳防治适期,提前预警,提前准备,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指导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同时,我们通过推广应用理化诱控、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可以减少1-2次用药,确保水稻不减产,还能小幅增加,品质稳步提升。”区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农艺师刘天伟告诉记者。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管田“老把式”,到“慧管田”的科技应用,背后是盐都坚持科技赋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渗透率与产业融合度的持续探索。不止于虫害监测,智慧元素已渗透到盐都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全链条,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根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8月22日,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淮安市大道科技农业有限公司举行盐麦8号和盐麦9号经营权独占许可协议。作为区农科所自主培育的常规小麦新品种,盐麦8号、盐麦9号凭借突出的性能优势,于2025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审定与国家审定,具备鲜明的品种特性和独特的生产价值。此次签约,是区农科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扎根田间地头”的又一重要实践。
今年以来,盐都在“慧育种”方面硕果累累——盐麦9号、盐麦10号、盐粳23号、盐麦1903等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盐麦8号通过省级审定,盐粳30号完成成果转化;盐城市强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全市首张草莓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该证的颁发标志着盐都在草莓种业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全区草莓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还常态化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暨智慧农业培训班,邀请专家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农产品电商运营等方面进行集中授课,不断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从实验室到农田
从播种到收获
盐都农业科技创新与实践的脚步
从未停歇
盐都还将聚焦粮食安全
种业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