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附二院王建安团队:每月一针,71.2%患者血脂达标!新药助力多项血脂指标改善 | ACC.25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7:32 1

摘要:临床普遍推荐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来作为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但仍有不少患者在接受了降脂治疗后,LDL-C水平依然较高,导致存在残余心血管风险,提示临床仍需要有更多耐受性良好的药物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临床普遍推荐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来作为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但仍有不少患者在接受了降脂治疗后,LDL-C水平依然较高,导致存在残余心血管风险,提示临床仍需要有更多耐受性良好的药物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较显著,在心血管领域受到极大关注。SHR-1918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靶向并抑制ANGPTL-3,达到降低L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目的。

202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5)期间公布的一线研究结果显示,SHR-1918可将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中高风险患者LDL-C水平降低21.7%~29.9%,甘油三酯水平降低51.7%~63.2%,且600 mg SHR-1918 每月一次组LDL-C达到目标水平的患者比例为71.2%,降脂效果与用药剂量和频率有关。该研究通信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研究结果同步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ACC)。

截图来源:

JACC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2期试验,从中国35家医学中心纳入年龄18~75岁、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经过4~8周导入期后LDL-C水平未达到理想目标的患者333例。患者在导入期接受低脂饮食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时接受包含中等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药均可)在内的标准降脂治疗。

导入期后LDL-C水平未达到理想目标指: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超高危患者空腹LDL-C≥1.4 mmol/L;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极高危患者空腹LDL-C≥1.8 mmol/L;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空腹LDL-C≥2.6 mmol/L。

333例患者将以4:1的比例被随机分组接受至不同剂量频率的SHR-1918和对应安慰剂治疗:包括150 mg 每4周一次、300 mg 每4周一次、600 mg 每4周一次、600 mg 每8周一次。双盲治疗期为16周,而后是36~40周的扩展治疗期(SHR-1918组保持原方案,安慰剂组转成对应剂量的SHR-1918治疗)和4周的安全随访期。基线时,患者平均LDL-C水平为2.8 mmol/L、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6.3 kg/m2。

▲研究设计(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6周的治疗,相比于安慰剂组,不同剂量和用药频率的SHR-1918组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了LDL-C水平,降幅在21.7%~29.9%(

P<0.0001),且降幅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相比于安慰剂组,150 mg SHR-1918组(每4周一次)、300 mg SHR-1918组(每4周一次)、600 mg SHR-1918组(每4周一次)、600 mg SHR-1918组(每8周一次)LDL-C水平绝对值分别降低0.6 mmol/L、0.6 mmol/L、0.7 mmol/L、0.9 mmol/L和0.7 mmol/L。亚组分析显示,无论 基线年龄、BMI、LDL-C和甘油三酯等水平情况如何,不同剂量和用药频率的SHR-1918组LDL-C水平上的降幅均优于安慰剂组。

▲不同组治疗16周较基线的LDL-C水平变化趋势(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治疗第16周,不同剂量和用药频率的SHR-1918组LDL-C达到目标水平的患者比例在59.1%~71.2%,均高于安慰剂组的30.8%~31.2%。

▲不同组治疗16周LDL-C达到目标水平的患者比例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此外,相比于安慰剂组,不同剂量和用药频率的SHR-1918组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了其他大部分脂质指标水平(均

P<0.0001),包括甘油三酯(51.7%~63.2%)、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8%~34.5%)、载脂蛋白B(13.5%~19.2%)、总胆固醇(25.7%~32.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5%~27.8%)和载脂蛋白A1(29.1%~36.2%),但SHR-1918在降低脂蛋白(a)的效果方面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

▲不同组对不同脂质指标的影响(内容来源:参考文献[1];图表制作: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SHR-1918的耐受性也较好,治疗期间,不同剂量和用药频率的SHR-1918组以及安慰剂组分别有20%和13%的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主要为高尿酸血症、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恶心。整体安全性可控。

此外研究发现,患者对每4周一次或每8周一次的用药频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97%)。对此,研究人员表示:“尽管我们观察到每8周一次的给药方案疗效略有降低,但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或不愿意接受频繁注射给药的患者而言,每8周一次的较低给药频率带来的便利性益处或可部分弥补较低疗效的影响”。

总之,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中高风险人群中,使用SHR-1918可显著降低LDL-C、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且安全可控。本次研究支持将SHR-1918作为标准降脂治疗后仍未达标的高脂血症患者的潜在治疗措施。未来还需开展更长期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以进一步明确SHR-1918的疗效和作用。

JACC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

[1] Xie X, Shi X, Zhang Y, et al. Angiopoietin-like 3 antibody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hyperlipidemia: a phase 2 study. JACC. Published online March 31, 2025. Doi: 10.1016/j.jacc.2025.03.008

[2] SHR-1918 Safe, Effective in LDL-C Reducti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of ASCVD. Retrieved Mar 31, 2025. From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Journal-Scans/2025/03/24/16/30/mon-1pm-shr1918-acc-2025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来源:健康人生致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