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轶载之永嘉郡永嘉縣令陈敬玄略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7:53 1

摘要:温州的永嘉县历史悠久,建县历史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有永嘉郡,后有温州府,是温州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始建永宁县,隋开皇九年(589)改称永嘉县。永嘉县是温州四个千年古县之首邑。历史上其辖区包括今鹿城、瓯海、龙湾、永嘉四地。唐代永嘉

唐代轶载之永嘉郡永嘉縣令--陈敬玄

--据洛阳出土之《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誌銘并序》解读

文:光明人家 2025-04-04

温州的永嘉县历史悠久,建县历史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有永嘉郡,后有温州府,是温州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源。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始建永宁县,隋开皇九年(589)改称永嘉县。永嘉县是温州四个千年古县之首邑。历史上其辖区包括今鹿城、瓯海、龙湾、永嘉四地。唐代永嘉为上县,史料记载很少。笔者最近发现唐天宝年间永嘉县令陈敬玄的墓志铭,在历代永嘉县志中没有记载,可以填补地方史空白,也是研究唐代永嘉县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

洛阳出土 唐代墓志

唐代的温州及永嘉历史资料稀少,在现存弘治、万历、乾隆《温州府志》和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光绪《永嘉县志》 职官志中有载的唐代永嘉县令也仅有陆楚、陆缜之、桂仲武、吴会、薛万石、王□、崔道融七人。其中除了崔道融资料比较丰富,其他人资料也很欠缺。

唐天宝年间永嘉县令陈敬玄的《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志铭并序》,见载于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出土墓志目录》朝华出版社,2001.10,第311页。陈长安主编《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1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2,第115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贾栖梧第76页。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敬玄及夫人任氏合葬墓志,1947年7月出土於河南省洛阳市小梁村。墓主陈敬玄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六月卒,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葬。誌石现藏河南省洛阳古代艺术馆。誌石长40厘米,宽39.2厘米。誌文24行字,满行26字。贾栖梧撰并正书。【蓋】失。这是目前此书中几百方墓志铭里,仅有一篇有关唐代(温州)永嘉县的墓志铭。全文内容如下:

《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志铭并序》

前宣城郡绥安县尉长乐贾栖梧纂并书

公讳敬玄,字晏。其先出自黄帝虞舜。春秋纪美,成子擅诸侯之良,刘项争雄,□相定霸王之略。时迁汉魏,运革齐梁,太丘光其令名,文范腾其高轨,明德之后,间代斯昌。比及霸先,云龙叶庆,遂受梁禅,五代称皇。曾祖陈孝宣皇帝讳顼。祖陈长沙王讳叔坚,及青盖入隋,拜侍中,特秉枢密。父志本,皇朝散大夫、陇州录事参军、颛臾公。公即颛臾公之第三子也。

公性恢杰,多变通,年廿八,解褐桐庐丞。邑之强梁,闻风自靡。秩满,属凶奴犯塞,边军失守。公志怀远略,愿灭胡尘,遂求转武职,授彭州天水府左果毅。亲执坚锐,率先戎行,勇义冠于三军,沉略申于百胜。军回,又以为保大者在于武功,明本者资于阐化,文武之用,卷舒由人。乃敷陈异能,求试小邑,转绵州西昌县令,调登州文登令,擢永嘉郡永嘉县令。凡宰三邑,政无二门,峨峨高风,异县同理。方期展士元之足,极龚遂之荣,天不慗遗,以天宝四载六月薨于永嘉之廨宇,春秋七十有七。人吏号慕,如丧身焉。

公重义轻财,蕴仁藏智,初登邑宰,聚族而言曰:“禄稍厚而不濡骨肉,官稍进而道隔宾朋,岂仁也哉?”乃广招孤遗,大启轩榻。每讼庭无事,候馆朋来,炫歌畅言,偃之高宴。慰尽陶潜之致。故远近归德,亲朋感仁焉。夫人乐安任氏,与公合德,先公而逝,别殡殊乡。二子曰翘,曰翱,并早年即世。二孙曰衮,曰裔,皆弱岁偏孤,哀哀棘心,克终远义。以天宝七载岁次戊子十二月丁酉朔廿五日辛酉,合葬于洛阳平阴乡之西原,礼也。余虽不才,乃陈之出,往年食□,尝有志于好音,今日冲花,愿竭愚而旌德。其词曰:

天生德兮蕴粹精,器文武兮才纵横。政动物兮人吏清,施自我兮亲朋荣。

位□至兮年□□,于孝孙兮建此莹。千秋松匮转筵青,感义凄凉颂德声。

勤政仁义 逝于任上

据墓志铭记载,陈敬玄(668-745),字晏,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陈顼,南朝陈孝宣皇帝,《南史》卷十有传。祖长沙王陈叔坚,字子成,宣帝第四子。太建元年(569),立为长沙王。历为吴郡太守,江州、广州、郢州刺史。陈亡入隋,迁至瓜州。炀帝时用为遂宁郡太守。其父陈志本,唐朝散大夫、陇州録事参军、颛臾公。陈敬玄是陈志本第三子。据此,这是个皇家官宦世族。

陈敬玄其人才智出众,善于变通。二十八岁释褐任桐庐县丞,“邑之强梁,聞風自靡。”秩满后,因“凶奴犯塞,边軍失守。公志怀远略,愿灭胡尘,遂求转武职”,转任武职彭州天水府左果毅都尉,率先戎行,勇冠三军。获胜之后,陈敬玄文武双全,“文武之用,卷舒由人。乃敷陳異能,求試小邑,”转任綿州西昌县令,调登州文登令,擢永嘉郡永嘉縣令。“凡宰三邑,政无二门,峨峨高风,异县同理。”即任三地县令,勤政廉洁,风格高雅,百姓评价很高。“方期展士元之足,極龔遂之榮,天不慗遺,”唐玄宗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六月,陈敬玄在永嘉县令任上去世,终年77岁。墓志铭载“人吏号慕,如丧身焉。”,永嘉官吏、百姓为失去这样的好官而悲恸不已。

陈敬玄重义轻财,有大智慧,大德行,重视家族亲情。其曰:“祿稍厚而不濡骨肉,官稍進而道隔賓朋,豈仁也哉?”于是其“乃广招孤遺,大啓轩榻。每訟庭無事,候館朋來,炫歌暢言,偃之高宴。慰盡陶潛之致。”因此“故远近归德,亲朋感仁焉。”陈夫人任氏,乐安人,与陈县令一样仁德,先公而逝。其有二子,名叫陈翘,陈翱,一并早年去世。二孙名叫陈衮,陈裔,尚未成年。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陈县令和夫人任氏合葬洛阳平阴乡之西原(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梁村)。

后 话

为陈敬玄县令撰《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志銘并序》作者叫贾栖梧,生卒不详,唐京兆府万安县长乐(今属西安灞桥区十里铺)人,天宝年间左右在世,唐代仕人。唐宝元年(742)至天宝四年(745),任宣城郡绥安(今安徽省广德市)县尉,遗有《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志铭并序》《唐故沂州丞县令贾君墓志铭并序》(贾萧颖士撰,栖梧书)等作品。

从《唐故永嘉郡永嘉县令陈公墓志銘并序》出土来看,陈敬玄在任唐代永嘉郡永嘉县令其个人事迹史料记载比较丰富,其治理县邑措施得当,为政有为,民吏共敬。是目前唐代永嘉县令中唯一有墓志铭记载出土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其墓志铭的出土发现,对于研究唐代(温州)永嘉县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人物资料依据,具体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洛阳出土墓志目录》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朝华出版社. 2001

2.《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11册.陈长安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3.《全唐文补遗》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6

4.《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周绍良、赵超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贾栖梧在广德任职略考》徐厚冰.文荟轩.2023

6.《温州府志》明-弘治、万历、清乾隆版.国家图书馆

7.《永嘉县志》明嘉靖、清康熙、乾隆、光绪版.国家图书馆

来源:GM光明人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