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秒就能把一辆挂德国牌照的倒三轮电动摩托从静止推到50km/h,这事听着像段子,可这数字就贴在柏林一条普通通勤路上的试驾视频里。
2.7秒就能把一辆挂德国牌照的倒三轮电动摩托从静止推到50km/h,这事听着像段子,可这数字就贴在柏林一条普通通勤路上的试驾视频里。
画面里小车一歪,倾斜快40度擦过路沿,司机没戴头盔,四点式安全带勒得死死的——欧洲网友当场炸裂:十万人民币买辆“躺骑的赛车”到底值不值?
先别急着骂割韭菜。
把价格拆开看:10750欧元在德国大概是一辆二手高尔夫的价,但你能得到的是全铝一体车架+10寸中控大平板+7.6度电池还能跑112公里。
要是同价位的Can-Am Ryker,不但得烧油,还没地方给你放快递箱,72升尾厢直接塞满一周采购的德式面包。
德国TÜV那张证书才是硬通货。
欧洲很多城市把倒三轮归进L5e类别,意味着能上高速、能钻巴士道,甚至能享受补贴,关键还不限牌。
TÜV把39度最大倾角写进报告,相当于官方盖章:这车能在汉堡港转盘不减速切弯,通勤路上比电动滑板更像四轮,比摩托车更安全。
三通道ABS听起来拗口,一句话——湿滑路面单轮打滑,另外两还能拽着你走。
但真吸引人的是那块会升级的屏幕。
OTA一次固件推送,电量算法更新,续航从112变115,车主半夜刷到更新包,下楼一键升级,第二天上班路上心里莫名踏实——这种“偷续航”的小确幸汽油佬永远尝不到。
同事问他怎么突然多挤出三公里,他只能摊手:我也不知道,反正德国人喜欢给东西“后期优化”。
充电焦虑?
XYTE把欧标2千瓦快充口放在座垫下方,蹭宜家停车场墙插就能喂到80%。
他们正和Ionity谈合作,先在柏林、慕尼黑投二十个专用桩。
说白了,官方补贴的钱省下来,够你跑两年电费,比租地下车库还便宜。
未来还会有全封闭座舱,冬天上班不冻耳朵。
再往后,德国佬说会上L2级自动跟车,下班高峰单手刷手机,前面红灯它自己刹停。
听上去离谱,可在欧洲那种车距、那种路况,还真不如让机器去算空隙。
要真说槽点,就是外观——远看像个长了轮子的滑雪头盔,颜色只有水泥灰和柠檬黄。
第一批预订群里有人问能不能喷成哑光黑,客服回:喷漆可以,三包没了,德国人幽默起来也噎人。
值不值?
把通勤时间砍一半、停车费省九成、周末还能带着滑板去湖边撒个野,十万块换来的是一个“不堵车”按钮。
至于那些还在油车里数转速的,他们根本不会懂电动车仪表盘从20%一下蹦到80%那种“回血”的爽感。
现在下单,明年三月排产,首批三百台据说卖掉了七成。
要不要当那剩下三成人,先想想:下一辆高尔夫留给谁?
来源:馬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