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一直以来都是汽车行业的年度盛事,是车企展示新品、交流技术、洞察市场的关键平台,也是消费者与车迷近距离接触心仪座驾的绝佳机会。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一直以来都是汽车行业的年度盛事,是车企展示新品、交流技术、洞察市场的关键平台,也是消费者与车迷近距离接触心仪座驾的绝佳机会。
今年的成都车展,依旧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近120个汽车品牌携超1600辆展车齐聚,展览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规模不可谓不宏大。但细细逛下来,不难发现其中藏着一些难以言说的遗憾。
最直观的便是超豪华与部分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曾经在车展上星光熠熠的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以及雷克萨斯、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今年均不见踪影 。往年这些品牌的展台总是人潮涌动,如今它们的缺席,让车展似乎少了些往日的“星光”,展馆内也少了那种令人瞩目的奢华氛围,就像一场华丽的演出少了几位重磅嘉宾,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劳斯莱斯
保时捷
不仅是豪华品牌,东风本田、起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等部分合资品牌也未现身。以往这些合资品牌在车展上也是各显神通,带来新款车型与前沿技术,和自主品牌、豪华品牌一同构建起丰富多元的汽车展示格局。它们的缺席,让车展的品牌阵营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也让消费者少了许多对比、体验不同合资车型的机会。
东风本田英仕派
起亚EV5
这些品牌缺席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市场因素。豪华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暴跌28%,玛莎拉蒂去年国内销量更是同比跌幅达58%。市场份额的萎缩、利润空间的压缩,使得参展的投入产出比不再理想。参加一场A级车展,从场地租金、展台搭建,到人员运营、宣传推广,成本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在销量不佳的情况下,这笔开支显得有些沉重。而合资品牌同样面临自主品牌崛起带来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韩系品牌起亚2025年前7月在华销量仅4.55万辆,东风本田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4.2% ,在这样的处境下,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参展策略,削减开支。
不过,在遗憾之余,今年的成都车展也有着诸多令人欣喜的亮点,展现出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一面。
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成为最大看点,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以“包馆”的姿态霸气亮相,展示出强大的品牌实力与丰富的产品矩阵。比亚迪带来全系车型,并现场演示“兆瓦闪充”等领先技术;奇瑞的捷途纵横序列硬派越野SUV首秀,吸引众多目光;长安系五大品牌齐聚,覆盖燃油、混动、纯电多领域 。鸿蒙智行首次以“五界”集体登场,多款新车订单量可观,彰显出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与市场认可度上的双重突破。
比亚迪
奇瑞汽车
奇瑞展台
不仅国产品牌新车云集,就连智能驾驶与电动技术领域也成果丰硕。
其中的华为乾崑ADS 4系统、Momenta飞轮大模型等实现多车型搭载,让智能驾驶更精准、更安全;而极氪9X首发800V全域架构,岚图追光L搭载鸿蒙座舱,MG4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智己LS6引入“恒星”超级增程系统等!这一系列电动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汽车行业正加速向高效、智能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除此以外,车展现场丰富的互动体验与地域文化融合也让人眼前一亮。欧拉打造“玫瑰之约”主题区,还邀请用户共创“痛车”,展现个性化魅力;梅赛德斯 - 奔驰将熊猫、竹编等巴蜀文化元素融入展台 ;展馆内有冰饮狂欢节、小红书「车生活」WillOnWheel互动区,室外有“极速声浪汽车文化嘉年华”,漂移表演、老爷车展示等活动,让观众全方位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2025年成都车展,虽因部分品牌缺席留下遗憾,但更像是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汽车行业的深刻变革。
不难看出,国产自主品牌的奋进、智能电动技术的革新,都预示着汽车产业正朝着新的方向大步迈进。
相信在未来的车展中,或许会有新的品牌崛起、新的技术亮相,弥补今年的遗憾,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期待,而我们也将持续见证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无限可能。
#2025成都国际车展#
来源:孙悟空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