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家长夜校”的教师群体普遍承担多重角色:他们既是“乡村教育的守望者”,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在白天完成教学任务后,夜晚继续为家长开设育儿指导、政策宣讲、亲子沟通等课程,用坚守和奉献拓展了乡村教育的时空边界。
镇沅发布
乡村“家长夜校”的教师群体普遍承担多重角色:他们既是“乡村教育的守望者”,也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在白天完成教学任务后,夜晚继续为家长开设育儿指导、政策宣讲、亲子沟通等课程,用坚守和奉献拓展了乡村教育的时空边界。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向这些默默耕耘在乡村夜色中的“点灯人”致敬。他们或许没有登上头条,但正是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教师,把教育的火种带进深山、送进灯火阑珊的农家院坝,让“家校共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乡村孩子走向未来的底气。
县文联、社科联主席田正永:争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谨向所有老师致以最诚挚的祝福:节日快乐,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作为镇沅县乡村“家长夜校”的一员,我始终牢记育人使命,立足岗位、发挥所长,深入挖掘并生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民俗,点亮乡土文化之灯;以家教家风为切入点,唤醒家长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温暖的精神力量。
镇沅县妇联主席王金萍:让我们继续并肩把星光铺成路!
亲爱的老师们:
第41个教师节,向乡村“家长夜校”的每一位点灯人致敬!感谢您们把三尺讲台搬到夜色与炊烟之间,用知识点亮孩子的眼睛,用耐心托起乡亲的期盼。愿我们继续并肩,把星光铺成路,让风把书声吹遍田野,让家乡的明天在朗朗笑声里拔节生长。
云南恩水律师事务所主任卢章清:我把感谢说给三尺讲台外的“课堂”
感谢夜校给我机会,让我深入村组,在村活动室、晒谷场等场所,围绕家庭教育、家庭纠纷等村民关切,用通俗语言解答法律困惑。今天,借教师节的光,我把感谢说给三尺讲台外的“课堂” 未来,我愿做一枚继续转动的“法治齿轮”,把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温度,把乡村依法治理的脉搏,把律师的专业与乡情,一起咬合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宏大机器里。
镇沅文化馆长杨蕊槐:以文化润心,把“家长”改写成“成长”
我欣然应下那声“老师”,却更想把乡村夜校当成一起重新长大的班级。白天,大家卸下工作、推掉应酬,夜里仍准时赴约,只为学做更温柔的人——这份执拗,让我悄悄把“讲师”胸牌翻成“同桌”。 于是,我把非遗故事、艺术游戏、移风易俗的小实验,都拆成可带回家的亲子任务:一把剪刀、一段民谣、一幅画,就能让客厅变成课堂。我们互为师生,也互为镜子,在并肩前行的路上,一起把“家长”二字,改写成“成长”。
镇沅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李颖:我荣幸我是廉洁文化教师
我荣幸能以廉洁文化教师的身份,走进乡村“家长夜校”,把清风正气送进千家万户。课堂就在火塘边、板凳旁:一条微视频、一段情景剧、一场“拉家常”式的纪法问答,说的是乡音土语,讲的是身边案例,让廉洁像炊烟一样日日升腾,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开花,终化作风清气正的乡村新风景。
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郑红艳:我课堂调成“充电模式”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