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医院工作群这6类发言属违纪(中纪委界定)纪委书记需担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0:05 1

摘要:医院工作群是医疗管理、公务沟通、科室协同的重要载体,并非“私人闲聊区”。近年来,中纪委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群纪律问题多次明确要求,尤其针对医院行业特殊性(涉及患者隐私、医疗政策执行、公共卫生安全等),界定了6类典型违纪发言情形;同时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

医院工作群是医疗管理、公务沟通、科室协同的重要载体,并非“私人闲聊区”。近年来,中纪委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群纪律问题多次明确要求,尤其针对医院行业特殊性(涉及患者隐私、医疗政策执行、公共卫生安全等),界定了6类典型违纪发言情形;同时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医院纪委书记需承担同步监督责任,一旦出现违纪问题,将依规追责。

一、中纪委界定:医院工作群6类违纪发言情形(附行业场景解读)

医院工作群的发言纪律需结合医疗行业属性,重点防范“偏离公务、突破底线、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中纪委明确的6类违纪情形具体如下:

1. 不当解读医疗政策、传播不实信息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随意曲解国家医疗政策(如医保报销新规、药品集采政策)、传播未经证实的医疗信息(如“某药品致癌”“某诊疗项目将取消”),或对上级部署的医疗任务(如分级诊疗、公共卫生排查)发表消极、质疑性言论,干扰政策执行。

- 医院场景案例:某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在工作群中称“医保DRG付费改革就是变相降医生收入”,引发科室医护人员集体议论,导致改革推进受阻,被上级纪委通报批评。

- 纪律依据: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条(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搞两面派)、第一百三十八条(传播有损党的形象的言论)。

2. 泄露患者隐私、医疗敏感数据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发送患者病历截图、检查报告(含姓名、身份证号、病情诊断)、住院信息,或讨论患者私人生活(如“某名人在本院做肿瘤手术”);泄露医院内部敏感数据(如医疗质量投诉数据、药品采购底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公开信息)。

- 医院场景案例:某社区医院护士为“提醒同事注意”,在科室工作群发送老年患者跌倒后的病历照片(含患者姓名、家庭住址),被群内非医护人员转发至外网,引发患者隐私侵权投诉,涉事人员被给予警告处分。

- 纪律依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四条(侵犯群众利益)。

3. 发表抹黑医疗系统、诋毁医护群体的言论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抱怨“患者难缠、医疗行业没前途”,或传播医护人员负面事件(如“某医生收红包”,未经核实),甚至发表“医疗行业黑暗”等极端言论,损害医疗系统公信力、破坏医护团队士气。

- 医院场景案例:某医院行政人员在跨科室工作群中吐槽“本院医生水平差,天天出医疗纠纷”,被患者家属截图转发,引发网络对医院的负面评价,涉事人员被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 纪律依据: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在工作中懈怠、消极,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4. 违规讨论“人情医疗”“利益输送”相关内容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提及“某领导家属优先安排床位”“某药品代表请吃饭”“介绍患者到指定机构做检查拿提成”等内容,或协商“如何规避医疗收费监管”“如何修改病历应对检查”,触碰廉洁行医红线。

- 医院场景案例:某医院外科医生在科室群中说“下周某局长父亲做手术,大家多关照,术后安排单人间”,被纪委督查发现,涉事医生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科室主任被约谈。

- 纪律依据: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同时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八条(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等)、第一百零四条(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亲友谋利)。

5. 发布与工作无关的违规内容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发送低俗段子、色情图片、封建迷信内容(如“转发此图能避灾”);发布商业广告(如“自家孩子补习班招生”“推销保健品”);组织非公务性质的聚会、集资(如“AA制聚餐收款”“为同事家属募捐未走官方渠道”),占用工作资源、扰乱群内秩序。

- 医院场景案例:某医院后勤人员在全院行政工作群中转发“某品牌医美项目优惠广告”,被认定为“利用公务群谋取私利”,涉事人员被通报批评。

- 纪律依据: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四条(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第一百三十五条(在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行为)。

6. 推诿工作、消极怠政的言论

- 违纪表现:在工作群中以“不是我科室责任”“人手不够”为由拒绝配合跨科室协作(如急诊科室请求外科支援,外科医生在群中回复“我们忙不过来,自己解决”);对患者诉求、上级交办的紧急任务(如突发疫情防控、医疗救援)发表“没必要这么急”“反正我不牵头”等推诿言论,影响工作效率。

- 医院场景案例:某县医院在应对流感高发期时,儿科主任在工作群中称“门诊患者太多,建议转去其他医院,别找我们”,导致患者分流混乱,被纪委追责。

- 纪律依据: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一条(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第一百三十四条(对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敷衍)。

二、纪委书记同步担责:责任依据与具体追责情形

医院纪委书记作为党内监督的第一责任人,需对工作群纪律问题承担“监督、提醒、处置”的闭环责任,一旦出现上述违纪情形,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同步追责,具体责任边界如下:

1. 担责核心依据

- 监督责任法定化:《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纪委需“监督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党的纪律”,医院工作群作为公务沟通渠道,属于纪委监督范畴。

- 问责“一案双查”:若工作群出现违纪问题,除追究涉事人员责任外,还需核查纪委书记是否履行了“日常监督、教育提醒、问题整改”职责,若存在监督缺位,将启动“一案双查”。

2. 纪委书记需担责的3类情形

- 日常监督缺位:未牵头制定医院工作群管理办法(如群成员准入、发言规范、内容审核机制),未定期开展纪律教育(如未组织学习中纪委工作群纪律要求),导致科室工作群长期处于“无监管”状态。

- 问题处置迟缓:发现工作群中出现疑似违纪言论后,未及时制止、核查(如未在24小时内介入调查),导致言论扩散、引发负面后果(如隐私泄露、政策误解)。

- 整改流于形式:对已发生的工作群违纪问题,仅对涉事人员简单批评,未举一反三建立长效机制(如未清理群内无关人员、未升级群内内容监测手段),导致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3. 具体追责方式

- 轻微情形:约谈提醒、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在医院纪委会议上作检讨。

- 一般情形: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扣减年度绩效考核分数。

- 严重情形(如因监督缺位导致重大违纪问题、引发舆情事件):给予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必要时调整岗位、免去纪委书记职务。

三、医院工作群纪律防控:纪委书记牵头的3项核心措施

为避免违纪问题发生、规避监督责任,医院纪委书记需牵头建立“事前规范、事中监测、事后整改”的防控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事前:建章立制+纪律教育

- 制定《医院工作群管理办法》:明确“谁建群、谁负责”(群建立需经纪委备案,群管理员由科室负责人担任),规定“三不准”:不准无关人员入群(如患者家属、商业合作方需严格审批)、不准发送非公务内容、不准讨论敏感话题;同时明确群内发言需“实名、客观、聚焦公务”。

- 开展常态化纪律教育:每季度组织一次“工作群纪律专题培训”,结合中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如其他医院工作群违纪案例),解读6类违纪情形;要求新入职人员签订《工作群纪律承诺书》,纳入岗前培训考核。

2. 事中:动态监测+及时处置

- 建立“群内监督员”机制:在每个工作群中指定1名纪检委员或党员作为“监督员”,实时关注群内发言,发现疑似违纪内容(如隐私泄露、不当言论),需立即截图上报医院纪委,纪委在2小时内介入核实。

- 技术手段辅助监测:协调信息科对医院官方工作群(如企业微信、钉钉群)设置“关键词预警”(如“红包”“优先安排”“患者隐私信息”),一旦触发预警,系统自动推送至纪委监督平台,实现“早发现、早制止”。

3. 事后:整改问责+长效巩固

- 违纪问题“快查快处”:对核实的违纪情形,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依规作出处分决定,并在全院范围内通报(隐去隐私信息),形成震慑;同时要求涉事科室提交整改报告,明确整改措施及时限。

- 每半年开展“回头看”:纪委每半年对各科室工作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抽查群内聊天记录、访谈群管理员),重点核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地、是否存在新的违纪苗头,对整改不到位的科室,约谈科室负责人和纪委书记。

四、结语:把工作群纪律化为“医疗廉洁防线”

医院工作群虽小,却直接反映医疗系统的纪律作风和服务态度,中纪委界定6类违纪情形、明确纪委书记同步担责,本质是通过“小切口”强化医疗行业的党内监督,防范“微腐败”“软违纪”。对医院而言,需以“工作群纪律”为抓手,将纪律要求融入日常医疗管理;对纪委书记而言,需扛起监督责任,让工作群从“沟通工具”变为“廉洁防线”,最终保障医疗政策落地、维护患者利益、树立医疗系统良好形象。

来源:时刻在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