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走进中山区培智学校 为特教教师赋能暖心国学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4:34 1

摘要:秋意初染,新学期的脚步悄然临近。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心理资本与协作效能,构建支持性强、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共同体,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特邀文化学者、圣源通学创始人刘洹江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重构情绪•向阳而生》的专题讲座。

秋意初染,新学期的脚步悄然临近。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心理资本与协作效能,构建支持性强、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共同体,大连市中山区培智学校特邀文化学者、圣源通学创始人刘洹江老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重构情绪•向阳而生》的专题讲座。

刘洹江老师以深厚的国学修养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从《道德经》的智慧出发,结合特教工作的实际,引领老师们重新审视“情绪”“利他”与“职业价值”的深层联系。

“利他而无求”,是教师最美的修行

讲座中,刘老师以“利他而无求”为核心,讲述了如何在付出中收获心灵的回响。他引用《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阐释教育者应有的平等心与慈悲念;通过“我恒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引导教师以柔软、包容、谦逊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孩子。

他特别谈到,特教教师的日常,是“用爱与责任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是从一句“爸爸妈妈”、一声“老师好”中汲取巨大的成就感。这种看似微小的进步,实则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深刻见证,是“利他即利己”最真实的体现。

从“我”到“我们”,构建支持型教师共同体

刘老师强调,个体的才华唯有融入团队,才能发挥最大光芒。他鼓励教师将“我”融入“我们”,在互助中共建韧性足、支持强的专业生态。这不仅对抗职业倦怠,更让每一位教师在集体中找到归属与价值。

互动环节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德政、仁政、义政、礼政”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践行“利他精神”。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充满了感动与思考的共鸣。

向阳而生,是做有光的教育者

讲座尾声,刘老师以“日行善善,念念希望,向阳而生,越来越好”作为祝福,鼓励教师继续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事业的热爱,在特殊教育的土地上,静待花开。

中山区培智学校校长在互动环节压轴上场,将泰戈尔的一首诗《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献给刘老师及他的团队:“你们就像我们身边的一束光,时刻引领着大众,时刻引领着我们无畏的前行”。这首诗常以《用生命影响生命》为题传播: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

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信仰,

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因为相信你,

开始相信了自己……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

绽放着所有的美好!

书法老师现场书写《定风波》成高潮

中山区培智学校以美著称,学校文化氛围浓郁,特聘书法教师栾老师现场书写苏轼的《定风波》,并诠释了苏轼写这首诗的背景及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详解,让与会者无不慨叹苏轼的心性之沉稳,栾老师“草书”《定风波》全文,其布局谋篇深得书法之精髓,让我心生崇敬。

事有凑巧,圣源通学刘洹江老师也非常喜欢苏轼的《定风波》,其开发的课程体系中就有《定风波》专讲,加之栾老师的书法功底深厚,刘老师也非常喜欢,两人更是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握着的手从讲堂到贵宾室就没放开,相谈甚欢。

新学期即将启程,本次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注入了新的情绪能量与国学智慧,更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有爱才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相信老师们将以更饱满的状态、更开阔的胸怀,陪伴每一个孩子走向更有光亮的未来。

培智学校“有爱才美,美美与共”;圣源通学“撒播十方心愿,点亮万家灯火”。

宋颉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范佳德

来源:半岛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