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即将出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16:11 1

摘要:《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日前,专家学者纷纷建议绍兴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对尧舜禹文化进行整体研究,对全国的尧舜禹文化串珠成链,用尧舜禹遗迹构筑中华文明源头叙事新篇章。

《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即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日前,专家学者纷纷建议绍兴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对尧舜禹文化进行整体研究,对全国的尧舜禹文化串珠成链,用尧舜禹遗迹构筑中华文明源头叙事新篇章。

日前,在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举行的绍兴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提出,绍兴是大禹陵所在地,“古有三贤,越有其二”,绍兴大地上,一直流传着尧舜禹的故事和传说,绍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做好尧舜禹文化研究的文章,为中华文明源头探寻,贡献出绍兴的力量和担当。

绍兴有禹陵、舜庙、尧郭等众多文化遗存,数千年来就有着尧舜禹完整的传说。自2017年底,绍兴开始编制“禹迹图”,先后出版、发布《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中国禹迹图》《中国禹迹图导读》等,并将大禹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通过禹迹桩等形式生动呈现出来。绍兴还发布了《绍兴舜迹简图》《浙江尧舜遗迹图》等,已完成“日本禹王遗迹”和“韩国禹迹”的相关翻译整理工作,使“尧舜禹遗迹”文化探寻工作形成了绍兴力量,在海内外产生了绍兴影响。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浙东分院院长邱志荣说,尧舜禹是东方文明始祖,功德神圣,举世景仰;文化认同,源远流长。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推进全国尧舜禹文化的融合,是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研究、传承提供文化基础支撑。绍兴有研究的前提,也有基础,更有责任。绍兴已对全国近2000处禹迹精选,收录29个省,禹迹651处,收录尧迹、舜迹等26处,在全国链接起“大禹文化圈”,绍兴也同样能进一步让中国的尧舜禹遗迹链接起“尧舜禹文化圈”。

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何俊杰说,尧舜禹的传说和故事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拼接起中华大地上尧舜禹文化版图,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载体。尧舜禹在绍兴生动的传说和大量文化遗迹的存在,为绍兴开展尧舜禹文化的深度研究提供了线索。尧舜禹文化遍布全国各地,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尧舜禹文化进行整体研究,深入挖掘尧舜禹遗迹的内涵,并将之串珠成链,讲述好中华文明起源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在探寻尧舜禹的遗迹中读懂中国。在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中,绍兴应积极有为、大有作为。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是建设文化高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绍兴应充分利用《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及《浙江禹迹图》等学术成果,用尧舜禹遗迹构筑中华文明源头叙事新篇章。何俊杰还就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的可行性及出版“东亚禹迹探寻”、对尧舜禹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等提出建议,他建议绍兴联合湖南永州、山西临汾等地,共同推动尧舜禹文化版图的拼接。

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绍兴文理学院(中国)文旅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崔凤军认为,历史人物的行为轨迹和生命历程,彰显着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文化基因传承机制,蕴含着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深层密码。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聚焦越地文化名人系列,开展三个维度的研究,包括以文献考据、遗迹汇编为载体的文化基因解码,以越地代表性历史人物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普及,以历史人物关联民族志的学术理论创新。对尧舜禹文化研究,不仅要有文献汇编,还要开展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利用GIS分析时空分布特征,构建历史人物数字孪生模型,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历史人文资源转化范式。

中国水利博物馆馆长陈永明介绍了目前夏商周研究和考古等方面的成果,并从水利行业自身的许多研究、考证和实践成果,阐述了大禹治水立国的历史真实性。他对绍兴前瞻性和创新性探索尧舜禹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陈永明说,绍兴人文荟萃、文脉赓续,循着尧舜禹遗迹探源中华文明,对于推动越文化传承创新意义深远。在中华文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绍兴研讨启动编制“中国尧舜禹遗迹图”,对讲好中国故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期望专家学者深入挖掘研究和探索考证,在争鸣中碰撞出智慧火花,为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探源、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责编:易卓

来源:酷兔英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