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就是为这个世界的弃儿而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在《真正的大学老师,无需打卡和考评》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庇护所”,是那些“无力或不愿在外面的世界上竞争”的人的庇护所。这些被外界视为“无能之辈”甚至“弃儿”的人,大学却让他们能够按其
2025年09月10日 00:10广东
他们被视为“无能之辈”,却是精神薪火的传承者;他们被称作“社会的寄生虫”,实则是文明根基的守护者。——题记
“大学就是为这个世界的弃儿而存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在《真正的大学老师,无需打卡和考评》一文中这样写道。在他看来,大学是一个“庇护所”,是那些“无力或不愿在外面的世界上竞争”的人的庇护所。这些被外界视为“无能之辈”甚至“弃儿”的人,大学却让他们能够按其心愿活下去。
这种“庇护”并非消极逃避,而是提供了一种独特空间,让那些对纯粹知识和精神价值有追求的人能够远离功利世界的喧嚣,专注于探索真理。
社会对大学教师存在多种误读。在道德层面,大学教师常被期望成为“道德圣人”,一旦言行不符就被贴上了“污名化”标签。经济层面,他们的“经济人属性”被无限放大,被视为“只是收钱办事的受贿人,学术腐败的造假者”。
知识层面,大学教师的“知识人定位”正日益平庸化。学问成了“被机械裁定和测验其价值的产品”,知识创生的神圣性被削弱。这些误读掩盖了大学教师的真正价值。
大学教师职业正面临全球性危机。在美国,大学教职已经高度零工化,超过70%的大学教师属于临时或兼职岗位。
如果将他们的上课时间、备课时间和课后工作时间全部计算在内,收入甚至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种状况与中国高校的“非升即走”制度一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在大学教育面临实用主义驱动的今天,大学教师更需要勇于创新和敢于批判的精神。就像那位致力于建造“地震不死人房子”的行者薛博士一样,大学教师应当打破常规,挑战权威。
行者薛博士用等效偏心法证明100年前土力学鼻祖太沙基奠基的地基承载力理论是伪命题,这种批判精神正是大学教师所需要的。行者薛博士倡导建设设计寿命几千年上万年的建筑,这种追求与大学教师传承文明的工作一脉相承。
大学教师从来不应歌功颂德,也不应被歌功颂德,而是需要时刻进行深刻的批判与自我批判,真正的大学教师只对真理热爱、追求和负责。大学教师的尊严和价值,在于成为时代的“盗火者”,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才能让三尺讲台真正成为照亮时代的灯塔。
同时,真正的大学教师不应局限于做既有知识的传播者,而应当像孔子与弟子那样,通过自组织学习不断创造新的知识。
大学教师还应当走出象牙塔,将知识服务于社会,例如:创办微信公众号传播知识、参与公共议题讨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这些都是大学教师履行“为苍生立命”责任的实际行动。
行者薛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好人一起盖大房子工作生活娱乐养老(=好人财富自由),正是大学教师服务社会的典范。好人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帅哥靓妹自己选,相亲相爱几辈子,正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具体实践。
那些被称为“寄生虫”的大学教师,正在用他们“非功利”的热情,在全世界范围内,为了热爱而燃烧——尽管大学教师职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他们依然在守护着人类文明的根基。
真正的大学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批判,就像那位蔑视国家规范的最低标准,发起成立土木工程安全标准委员会,尊重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不受伤害权,追求更高标准的行者薛博士一样,致力于培养取代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建维师(建设运营维护师),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最小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贡献力量。
在这个教师节,让我们向这些“寄生虫”致敬——正是他们,守护着人类文明的火种,让它跨越时空,代代相传。
好人们,快来吧,让我们一起寄生在大房子财富自由
来源:行者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