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生“偷懒”反而高产?老农总结的“三勤三懒”秘诀,太管用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4:06 1

摘要:俗话说“人勤地不懒”,但在花生种植上,可不是所有环节都是“越勤快越好”。老农们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三勤三懒”的种植秘诀,听起来似乎有些违背常理,但效果却出奇得好!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但在花生种植上,可不是所有环节都是“越勤快越好”。老农们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三勤三懒”的种植秘诀,听起来似乎有些违背常理,但效果却出奇得好!

最近在农业圈里,一套种花生的“三勤三懒”秘诀悄悄流传开来。不少尝试过的农户都惊讶地发现,原来种花生并不是越勤快产量越高,反而在某些环节“偷点懒”,还能带来意外的高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来给大家揭秘这套神奇的方法。

先说“三勤”:该勤快时绝不能懒

一勤:勤选种处理

种地要从种子开始操心。花生播种前,得精心挑选那些饱满、均匀、活力强的花生仁做种,把那些异形粒、破损粒、霉变粒统统剔除出去。

现在流行用秋繁花生做种子,因为发芽率更高。在播种前3到5天剥壳,剥壳前还要带壳晒上2-3个半天。

种子处理现在也讲究得很,要用种衣剂拌种或包衣,首选花生专用种衣剂,比如苯醚·咯·噻虫、咯菌腈·噻虫胺·噻呋这些。 这样处理后,花生苗齐苗壮,抗病能力还强。

二勤:勤防病虫

花生最怕病虫害,这方面可不能懒。近期调查发现,有些花生田的蓟马危害株率高达70%,叶斑病病株率也达到5%。

防治要抓住时机。对于蓟马,可以选用25%噻虫嗪,或60%吡蚜·呋虫胺,或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能同时防治蚜虫和蓟马。 斑病、白绢病则在发生初期或预防时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复配剂。

三勤:勤水肥管理

花生在不同生育时期需水量大不同,总体是“两头少、中间多”。 苗期需水量少,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多,饱果期需水量又较少。

开花下针期遇到高温干旱会影响结果;结荚期高温干旱会影响荚果正常发育。 这时候要及时浇水,但得采用小水快速沟灌,切忌大水漫灌——这也是“懒”的智慧。

再看“三懒”:该懒惰时别瞎勤快

一懒:懒耕地

这里说的“懒”不是不耕地,而是不瞎耕地。现在提倡深耕深松,但不必年年深耕。每3年深耕1次,就能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减轻连作障碍。

花生播种前旋耕一至两次,深耕30厘米左右,加厚活土层就行。 土层较浅的地块可以逐年增加耕层深度,没必要一次挖得太深。

二懒:懒施肥

施肥要“懒”,意思是不要盲目追肥,而是要科学平衡施肥。现在推荐控制氮肥和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补充钙肥、硼肥、钼肥。

基肥要施足,根据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目标产量和花生需肥规律确定用量。 如果一次性施肥到位,后期就可以“懒”一些,不用频繁追肥。花生生长的中后期若出现脱肥,可以采取叶面喷肥的方式补充营养。

三懒:懒干预

这可能是最反直觉的一点——对花生长势不要太勤于干预。花生中后期遇高温多雨天气,确实容易出现徒长。 但并不是所有地块都需要控旺。

对于长势欠佳的花生,就不要采取控旺措施。 即使是长势好的花生,也要等到主茎高度35厘米时,才在花生盛花期至结荚初期喷施烯效唑、调环酸钙、花生宝等调控剂控旺。 其他时候,就让花生自然生长,过度干预反而不好。

“三勤三懒”的平衡之道

种花生的“三勤三懒”秘诀,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的智慧。该下功夫的时候绝不能偷懒,该顺其自然的时候也不要过度干预。

这种种植理念既符合花生的生长规律,又能让农民朋友省心省力,实现“偷懒”和高产两不误。今年种花生时,不妨试试这个秘诀,说不定你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老话说的好,“懒人种地,看天气;勤人种地,看地气”。种花生既要勤快也要懒惰,关键是要把握好什么时候该勤,什么时候该懒。这套“三勤三懒”的秘诀,正是多年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来源:稻香老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