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4日,香港交易所的一则停牌公告,为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长达半个世纪的商业传奇画上句号。这家曾以千亿市值登顶港交所服饰股龙头的企业,如今市值仅剩13亿港元,股价跌至0.61港元,沦为“仙股”。
2025年4月4日,香港交易所的一则停牌公告,为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长达半个世纪的商业传奇画上句号。这家曾以千亿市值登顶港交所服饰股龙头的企业,如今市值仅剩13亿港元,股价跌至0.61港元,沦为“仙股”。
ESPRIT的辉煌始于1968年的美国旧金山,创始人Douglas Tompkins以嬉皮文化为灵感,打造出反传统的休闲品牌。但真正将其推向国际的,是香港商人邢李原。
1971年,21岁的邢李原在一家织造厂结识汤普金斯夫妇,随后以2600港元合资成立公司,成为ESPRIT亚洲代理商。1981年,他在香港铜锣湾开设全球首家ESPRIT零售店,开启了品牌的黄金时代。
1993年,思捷环球登陆港交所,2007年市值飙升至1770亿港元,成为彼时全球服饰行业的标杆。邢李原也以18亿美元身家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被评价为“成衣王国”的缔造者。然而,这一巅峰转瞬即逝。
2020年,ESPRIT宣布关闭亚洲全部56家门店,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仅保留欧洲业务。2025年的停牌,不过是这场溃败的终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夕,邢李原已嗅到危机。他自2002年起逐步减持思捷环球股份,从42%降至2011年的1.79%,累计套现逾214亿港元。
期间,他辞去公司所有职务,彻底切割与ESPRIT的关系。这一操作堪称“完美撤退”——在他离场后,ESPRIT因设计老化、库存积压、快时尚冲击等问题急速坠落,2018至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超20亿港元,市值蒸发99%。
邢李原的撤退逻辑,暗合商业丛林法则。他曾直言:“商人需要无情。”这种“无情”体现在对趋势的敏锐判断:当Zara、H&M以快时尚颠覆行业时,ESPRIT仍固守传统供应链,从设计到上架需一年时间,而竞争对手仅需一个月。邢李原选择在品牌巅峰期套现,正是预见到传统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邢李原的资本操作,与其家族成员的动向亦有关联。其第二任妻子林青霞,曾是ESPRIT的“隐形代言人”。1994年,邢李原以500万港元婚戒、700万港元玫瑰花海迎娶林青霞,后者频繁穿着ESPRIT公开亮相,带动品牌知名度暴涨。
据港媒报道,邢李原与林青霞所生三名女儿,近年通过家族信托基金陆续减持思捷环球股份,累计套现1.91亿元。尽管具体交易细节未公开,但这一动作与ESPRIT股价持续低迷、最终停牌的节点高度吻合,引发市场对“家族撤退”的猜测。
ESPRIT的终局,并非完全消失。2019年,思捷环球与内地男装品牌GXG母公司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试图以新运营模式重振品牌。但业内人士指出,合资后的ESPRIT“只剩名字相同”,实质已是本土团队操盘的新品牌。
邢李原则早已置身事外。套现的200亿港元被他用于购置香港半山豪宅、投资地产,并淡出商界。71岁的他,与林青霞及子女隐居,成为这场资本游戏中唯一的赢家。
来源:老徐趣读历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