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地变科普课堂!江苏省农科院带领学生解锁“农业科学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3:50 1

摘要: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今年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科普月期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整合各类科普平台与资源,推出以“‘葡’写精彩 ‘萄’醉科学”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实践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互动讲解和

#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

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今年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科普月期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整合各类科普平台与资源,推出以“‘葡’写精彩 ‘萄’醉科学”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实践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互动讲解和现场研学等形式,将科研基地转化为科普课堂,让青少年沉浸式感受农业科学的魅力,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注入专业力量。

9月10日下午,秋阳和煦,省农科院科研展示温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研究者”——南京市孝陵卫初级中学初一年级师生。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 “15分钟教育圈” 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承接方,省农科院始终秉持 “科研为民、科普惠民” 理念,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 “科研+科普” 体验体系,以科普启智,助力青少年解锁科学密码。

在科普馆葡萄展区,省农科院闫莉春老师结合实物标本与图文展板,从葡萄千年起源传播、演化历程,到我国葡萄产业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的突破,将专业知识拆解为通俗讲解,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葡萄 “前世今生”,更让科研成果以鲜活方式走进青少年视野,激发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科研实践环节,省农科院充分发挥“科研场景即教学场景”的优势,设计“葡萄成熟度与甜度奥秘探究”实验。闫莉春老师向同学们演示糖度计使用方法,讲解判断葡萄成熟度的核心指标。闫莉春老师还介绍了‘白罗莎’‘阳光玫瑰’等常见葡萄品种的特性,让大家对葡萄种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本次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葡萄样品——‘紫金秋浓’ 与 ‘紫金红霞’ 两个品种,正是省农科院针对南京气候特点培育的优质葡萄品种。实验中,同学们在闫莉春老师的指导下,规范采集样本、精准滴注汁液、严谨记录数据,还结合口感体验验证实验结果,切身感受到农业科学“从实验室到田间、从理论到实践”的严谨与运用。

活动最后,师生们走进省农科院葡萄科研试验田。整齐排列的葡萄藤,不仅是科研试验的 “载体”,更是科普教育的 “活教材”。闫莉春老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葡萄的生长周期,以及科研人员在葡萄栽培管理中应用的先进技术。同学们近距离触摸葡萄藤的纹理、观察叶片与果实的形态,围绕 “葡萄如何防治病虫害”“怎样提高葡萄产量” 等问题积极提问,闫莉春老师耐心解答,让他们在互动中体会科研工作的严谨性与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播撒青少年科学种子#

此次活动是省农科院践行科普责任、助力 “15分钟教育圈” 建设的生动实践。作为区域内重要的科研与科普阵地,省农科院始终致力于打破科研与公众之间的壁垒,将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为青少年搭建接触科研、了解科学的平台。省农科院将持续深化 “科研+教育” 融合模式,开发更多针对性强、趣味性高的科普课程与实践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进科研基地,感受农业科学的魅力,为培养具备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农科力量,让科研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成长为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未来力量。

来源:新魅力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