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古浪:绿色清明寄哀思 文明祭祀树新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15:30 1

摘要:随着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一场从“烟火缭绕”到“花香满径”的移风易俗实践活动在古浪城乡蓬勃开展。古浪县以政策引领、文化浸润为抓手,推动传统祭祀向绿色追思转型,让清明更显“气清景明”。

随着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一场从“烟火缭绕”到“花香满径”的移风易俗实践活动在古浪城乡蓬勃开展。古浪县以政策引领、文化浸润为抓手,推动传统祭祀向绿色追思转型,让清明更显“气清景明”。

宣传全域覆盖 文明扎根基层

4月3日,在县城中心绿地广场,昌灵社区志愿者正在开展以“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向居民群众发放殡葬宣传手册,并现场讲解文明殡葬倡议书,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理念,倡导文明、节俭、绿色殡葬方式,抵制丧事大操大办行为。此外,社区还宣传引导群众采取绿色文明祭扫方式,自觉摒弃明火祭祀等丧葬陋习,鼓励居民群众鲜花祭扫,防范火灾隐患,避免火灾发生。

移风易俗宣讲

在横梁乡绿洲小城镇,古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通过向群众发放《殡葬改革50问》宣传手册和“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十抵制 十提倡’”宣传彩页,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做新风正气的积极倡导者、主动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形成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分组走进高龄老人家中,开展入户宣传,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将文明祭祀、厚养薄葬的观念送进千家万户。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寄托着我们对先辈的缅怀与追思。我们将积极践行文明理念和公德意识,前往指定场所开展祭祀活动,选择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奠,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县城居民陈延寿说。

入户宣传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文明祭祀的重要性,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文明祭祀氛围,让绿色、文明、生态、安全的祭扫理念深入人心。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连日来,古浪县多所中小学将清明祭扫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战役纪念馆、重温入团誓词等活动,让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心田。

重温入团誓词

在缅怀广场上,古浪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们面向团旗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铿锵誓言在广场上回荡,彰显着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誓言的坚定决心。在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在刻着“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几个鎏金大字的纪念碑前,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和古浪县第六中学的学生们肃然起敬,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花圈,并瞻仰红军九军烈士墓,深切缅怀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表达对烈士们的深深敬意与无限哀思。古浪六中团员代表朗诵的《西路军魂·古浪壮歌》仿佛把大家拉回了激情的革命岁月,令人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

缅怀革命先烈

“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把纪念碑前的沉思化作责任,让红色血脉流淌在青春血脉中。”古浪县第六中学学生祁源说道。

古浪县立足古浪战役纪念馆等本土红色资源,开展各类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仪式教育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信仰,在缅怀先烈中砥砺初心,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为新时代青少年筑牢了精神之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烟火味”到“文化味”,从“旧习俗”到“新风尚”,古浪县以文明祭祀“小切口”做好基层治理“大文章”。这场润物无声的深刻变革,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时代文明动能。

实习记者:孔令苹

来源:看古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