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呜呼!世道如江河,人心似舟楫,载沉载浮皆在一念之间。君不见春风得意者常陷孤寒,谦逊自持者反得周全?今观世人相交,或如烈火烹油顷刻成灰,或似清泉润物细水长流。且看那范蠡泛舟五湖,张良辟谷终南,皆藏尽人间大智慧。今撰此文,试与诸君共探处世真谛。
呜呼!世道如江河,人心似舟楫,载沉载浮皆在一念之间。君不见春风得意者常陷孤寒,谦逊自持者反得周全?今观世人相交,或如烈火烹油顷刻成灰,或似清泉润物细水长流。且看那范蠡泛舟五湖,张良辟谷终南,皆藏尽人间大智慧。今撰此文,试与诸君共探处世真谛。
昔者陶朱公三散千金,非不知富可敌国,实乃深谙"满则溢"之道。当其灭吴称霸时,偏要携西施泛舟而去,何故?盖知功高震主者危,德薄享盛者殆。今人每遇升迁加爵,恨不能昭告天下,殊不知你眉飞色舞之日,恰是他人暗自神伤之时。此等境遇,恰似东坡夜游赤壁,若当时高诵"大江东去",必惊起寒鸦无数,倒不如"杯盘狼藉"间自得其乐。
范仲淹掌权时,门生故旧盈庭,却独在屏风书"后天下之乐而乐"。某日有寒士求见,范公见其衣衫褴褛,遂解貂裘相赠。左右问:"何不置酒高会以显仁德?"答曰:"施恩如春雨,落地无声方是润物。"恰如当今世道,有人新得宅邸必九图连发,却不知屏幕那头,或有故交正为房贷辗转难眠。昔日韩愈谏迎佛骨何等锋芒,终落得"夕贬潮阳路八千",后作《进学解》乃悟"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需绵里藏针。
尝闻苏轼与佛印游赤壁,东坡指江月曰:"此间风月属我二人。"佛印笑而不语。待东坡谪居黄州,方悟当年狂言。遂作《赤壁赋》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此等境界,恰应了管仲与鲍叔牙典故。当年管仲三战三逃,鲍叔牙不讥其怯,反曰:"家有老母需奉养。"后管仲终成霸业,犹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见智者相交,不在逞口舌之快,而在留转圜之地。
昔张良遇黄石公,三拾履而不愠,终得太公兵法。若当时辩称"大丈夫当扫天下,安事一履",何来汉室三杰之首?今人好为人师者,恰似杨修解"鸡肋",看似聪明绝顶,实则自掘坟墓。反观谢安闻淝水捷报,犹自弈棋如常,待客问方轻描淡写:"小儿辈已破贼。"这般定力,方是《世说新语》载"雅量"真谛。
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悬千金求增损一字,看似彰显才学,实种杀身祸根。而司马迁著《史记》,甘受宫刑之辱,终成"究天人之际"绝唱。两相比较,可知显山露水者未必真豪杰,藏锋守拙者往往成大器。犹记白居易初到长安,顾况讥"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待见"离离原上草"句,方叹"有句如此,居亦易矣"。然香山居士终其一生,诗作力求老妪能解,此方是"藏巧于拙"之至高境界。
今劝诸君:莫学杨贵妃霓裳羽衣招人妒,当效班婕妤却辇之德;莫效祢衡击鼓骂曹逞口舌,宜仿蔺相如回车避廉颇。看那诸葛武侯,出师一表真名世,犹要自陈"臣本布衣";观那汾阳王郭子仪,七子八婿满床笏,府门昼夜不闭。个中智慧,皆在"藏"字诀中。
收梢处忽忆王阳明龙场悟道:世人多求光芒万丈,殊不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恰似明珠在椟,待价而沽不如韬光养晦;又如美玉在璞,剖心示人不如温润自持。诸君且记:他人屋檐再广,不及自备蓑笠;世间评判再嚣,不如心有明月。待到春风化雨时,自有桃李不言蹊自成。
诸君且看那黄山迎客松,不争百花艳,却得万古青;细品那景德镇白瓷,不炫五彩纹,反成天下珍。处世之道,原在三分藏拙七分真。愿诸君皆能做那"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明白人,温温润润照着自己的路,自有同道中人踏月而来。
来源:淇奥漪漪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