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足球最近又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各种假消息传得满天飞。从国足行李太多被吐槽,到裁判员唐顺齐“心梗去世”,甚至还有什么“苏超改名”“江苏拒绝承办比赛”……这些说法一个比一个离谱,但偏偏就有人信、有人传。
中国足球最近又成了网络谣言的重灾区,各种假消息传得满天飞。从国足行李太多被吐槽,到裁判员唐顺齐“心梗去世”,甚至还有什么“苏超改名”“江苏拒绝承办比赛”……这些说法一个比一个离谱,但偏偏就有人信、有人传。
为什么中国足球老是背锅?说白了,就是因为流量大、关注度高,再加上长期以来成绩不佳,很多人已经形成了“国足干啥都好笑、说啥都该骂”的刻板印象。造谣的人看准了这一点,知道编足球谣言成本低、传播快,甚至根本不需要负什么责任。
有些谣言明明假得可笑——比如裁判唐顺齐“去世”的消息,人家明明刚吹完中超、还在全运会执法,活得好好的。但就是有人不分青红皂白转发,评论区还一片“虽然假但骂得对”的声音。这种“为黑而黑”的情绪,让很多谣言连辟谣都显得无力。
足协最近也挺忙,不停发声明辟谣,从行李构成到裁判健康,啥都得回应。但说实话,光靠足协出来澄清,效果有限。你辟一个谣,可能又冒出三个新的。更何况很多人根本不信官方说法,觉得“辟谣就是掩饰”。
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整个网络环境上。现在很多平台算法就爱推争议内容,越耸人听闻越给流量。造谣的赚了点击量,平台得了热度,最后受伤的还是中国足球本身——尤其是那些还在努力踢球、执法、做青训的人。
要改变这种现状,光靠足协肯定不行。平台得负起责任,不能放任假消息流传;媒体也要守住底线,不能为了流量跟风炒作;球迷也一样,遇到极端消息不妨多想一下,等等真相,别急着转发开骂。
其实大家不是不能批评中国足球,成绩不好该说就得说,但批评应该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不是靠编造谣言、人身攻击。只有理性声音多了,中国足球才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慢慢变好,而这肯定是所有真正关心足球的人希望看到的。
来源:薇薇婆评球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