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受益最大的是农民?如果全面比较,工人与农民有一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12:03 2

摘要:改革开放,每个中国人都是受益者,由于受益程度不同,特别是个体感觉方面的差异(有人反应迟钝,有人灵敏),以及价值观不同,有人受益了还不知道或不认账,即俗话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总认为别人才是受益者:不少人说农民受益最大,农民说城里人受益最大,一些灵活就业人员说公务

改革开放,每个中国人都是受益者,由于受益程度不同,特别是个体感觉方面的差异(有人反应迟钝,有人灵敏),以及价值观不同,有人受益了还不知道或不认账,即俗话说的生在福中不知福,总认为别人才是受益者:不少人说农民受益最大,农民说城里人受益最大,一些灵活就业人员说公务员受益最大……

显然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但到底谁受益最大,确实难以定论,因为这事儿没有秤称斗量。

鉴于城里人是个笼统概念,包括不少阶层的人,因而可排除不计,以农民与工人这二个人数最多的群体比较,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等有形的方面计,二者各有所长,难分上下。

一,温饱问题

由于双方基础不同,农村承包责任制立竿见影,解决了农民的温饱。而工人以前享有粮食计划供应。表面上是看农民受益,但随着粮食敞开供应,实际上工人也是受益者。

一,住房

工人是无产阶级,单职工双职工以前一直都是住公房,没有私房,而农民可说家家户户有私房。

房改后,工人绝大多数都购了商品房。农民虽然也有在城市购房的,但因为原有私房变现难,没有享受城市房价上涨的紅利。

从住房条件改善看,工人受益大于农民。

三,收入增长,工人高于农民

农村承包责任制,土地面积与大集体时并没有增加,而单产增长是有限度的,而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增幅不大,如:70年代,大米最高市价每斤0.3元,至今是3元左右,因而不少人吐槽1斤粮不如1瓶水。农民靠耕种增收不多。

工人收入则增幅明显。1978年,全国工人年平均工资615元,2024年,各省非私营单位工人月平工资,高的近2万元,低的也有7000多(见下图)。

以前有句话叫一天等于20年,改革开放,这部分工人工资的增长,一个月收入超过20年。

工人收入增长中,还有一个被忽视了的特点:一些企业职工中不少人占有股份,如华为,工人占股99.25%,老板仅占0.75%(据2021年公司年报)。

还有些企业把部分利润给员工,

如胖东来,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今日头条文章截屏

工人收入增长明显大于农民。虽然农民也有外出打工增收的,但并不稳定。

四,退休、医保等待遇

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于基础不同,工人1950年代初就开始了,农民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实行,加上一部分人不愿或未足额缴费,因此领取数额工人高于农民。

但农村养老金从无到有,并且享受财政补贴,这是改革开放的红利。

医疗保障,就比较复杂。以前工人生病实报实销,只有补药不能报,全凭医生掌握。如今都享受同样的起付线止付线及报销比例,工人内部评论也不一致,有人喜欢老办法,也有人说新办法公平。

农民医保从无到有,每个人财政补贴数逐年增长,这比工人强。但说好说歹的都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以上是总体比较。

总体离不开个体,如果从部分个体的受益比较,工人与农民也各有特色:

一,农村每户都承包了一定土地,工人则没有这方面的待遇。

农村中无人下岗,工人中一度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下岗职工。

下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企业下岗虽然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但下岗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二,农民、工人内部“两极分化”都明显,但农民内部小于工人。

40年来,虽然生活都明显普遍提高,但程度并不一致。农村中富裕户与贫困户的差距较小,而工人中两者差别大得多。

而农民中最富裕的冒尖者,远不及下岗职工中那些创业成功的:

下岗职工中创业成功的极多,黎志强李秀珍夫妇,宗艳民……他们的事迹只有政府媒体报道,传播不广,如知道老干妈、胖东来的人不少,但这些老板是下岗职工就鲜为人知了。

综上所述,无论从总体或某些个体比较,受益程度工人与农民都各有千秋,个人可以说某一方受益大,但不能过份推崇某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在下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完全是站在中间观察的结果。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来源:问顶4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