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封信件,终于揭开谜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3 19:44 1

摘要:公元9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在内蒙古赤峰建立契丹国,也就是后来与宋朝并立的"辽国"。在最鼎盛时期,它的领土曾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创造出极为灿烂的文明。而这个曾经令宋朝不得不年年上贡求和的强大帝国,最终却被远比自身弱小的女真灭国,辽国的一百多万

公元9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在内蒙古赤峰建立契丹国,也就是后来与宋朝并立的"辽国"。在最鼎盛时期,它的领土曾东至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额尔古纳河,创造出极为灿烂的文明。而这个曾经令宋朝不得不年年上贡求和的强大帝国,最终却被远比自身弱小的女真灭国,辽国的一百多万契丹人,竟全部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彻底消失在历史之中。

契丹一词,来源于契丹族语言"镔铁",有着坚固的意思。关于契丹这个民族的详细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的《魏书·契丹传》中,由木叶山与潢水的两个氏族繁衍而成。

907年,契丹迭刺部首领耶律阿保机力压各部落,将契丹族统一起来,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创建了契丹国。趁着中原陷入乱战之际,耶律阿保机率军队南下,征服周围部落并消灭了渤海国。至此,契丹成为了雄踞北方的强盛国家,对富饶的中原地区虎视眈眈。

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筹码,请求契丹助力篡位,还以"儿国"自称,每年向契丹进贡大量金银珠宝。得到了燕云十六州,又年年接受着中原的岁贡,契丹国至此成为了中原难以抗衡的强大势力。

947年,因为契丹兴起于辽河,耶律德光便将国号改为"辽"。后来在宋真宗时期,辽国萧太后亲率大军入侵宋境,双方签订了"澶渊之盟",以宋向辽每年赠予十万白银,二十万匹绢为"岁币",换取了宋辽百年的和平。辽国靠着"岁币"及自身的汉化改革,迎来了经济、疆土、文化的鼎盛时期,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强盛的帝国。

有了"岁币"的供养,辽国后续的历代君主逐渐沉浸在不劳而获之中,荒废了对朝政及军队的管理。到了辽国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禧,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耶律延禧最大的爱好是饲养一种名为海东青的猛禽,以协助他打猎。海东青栖息地位于女真地区,使者们趁机大肆掳掠侵犯当地女子,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114年,女真完颜部落酋长完颜阿骨打召集几千起义部队,起兵反抗辽朝统治。

耶律延禧亲率70万大军讨伐女真,但却被仅有两万多兵力的完颜阿骨打击败。由于辽国常年荒废军事,导致女真屡屡得胜,很快便壮大起来,完颜阿骨打建立起了金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弱小的金国就将辽国铲除得干干净净,连耶律延禧都被金兵所俘获。

女真一族对辽国人极为痛恨,因此在夺取政权后大肆屠杀。可即便如此,在辽朝灭亡之时,依然有着150多万契丹人。而这些契丹人,就这样随着辽国的颠覆而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不仅没有他们的后裔,甚至连书籍、文字都没有留下多少。

20世纪20年代,比利时的传教士克尔文来到内蒙古传教。1922年6月22日,克尔文听说内蒙古巴林右旗的盗墓贼挖出了一座辽代古墓,便偷偷溜进去,发现了一块刻着奇怪字符的石碑。

克尔文将石碑上的文字拓下来在报纸上发表,顿时引起了世界考古、历史领域的浓厚兴趣。在当时并没有人能认出这些文字,一时间众说纷纭,都不知道这一"天书"之上记载着什么。最终经过专家研讨,猜测这应当是在历史中神秘消失的契丹族的文字,可也无法妄下定论。

契丹人原本并没有文字,直到耶律阿保机统治时期,才根据汉字创造出了契丹文字。契丹文字字数并不多,大多数也都是简单的表意词,因此并没有得到大规模传播。而在金国消灭了辽国后,不仅对契丹人大肆屠杀,还将辽国的文字、书籍尽数毁灭,在全国范围内,不允许任何人讲契丹语,写契丹文字,一经发现就格杀勿论。

直到1996年,一位叫刘凤翥的契丹文化专家,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刘凤翥被誉为"契丹文字的首席学术权威",在国内外契丹文化研究界都有着很高的地位。

来信人是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自治旗达斡尔协会秘书长,熬拉·丘

志德,他自称达斡尔族人很有可能就是契丹族的后代。这一消息让刘凤翥极为惊喜,如果达斡尔族真是契丹族后裔,那无疑会让契丹文化研究取得重大进程

刘凤翥急忙驱车前往莫力达瓦自治区,对生活在这里的达斡尔族同胞进行了访问。他们都只记得自己三四代以内的祖先,再往上根本无从可知。刘凤翥在考察时还发现一位达斡尔族的剪纸艺人所剪的纸人服饰,正是契丹族的服饰风格,只不过多了些本地蒙古服饰的特点。此外,本地达斡尔族同胞非常喜欢曲棍球,这一运动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最早是由契丹人发明的。

契丹人的真实去向

为了能够得到确切证据,刘凤翥决定通过DNA比对,来印证自己的猜想。经过DNA序列分析对比,发现达斡尔族与契丹人高度相似,有着非常亲近的遗传关系。由此可以证明,莫力达瓦自治旗的达斡尔族,确实是曾经前来避难的契丹人的后裔。

除了这里之外,云南省保山及周边的数十万自称"本人"的10多个少数民族,也自称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其中的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蒋氏家谱记载:"蒋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后裔以阿为姓,后被为金所灭,改为莽。历经数代,改为蒋姓。"

考古专家到保山进行考察,在蒋氏聚居的大竹蓬村发现了一块石碑,上边刻有契丹文,这也是我国南疆地区唯一一块刻有契丹文的石碑。由此可以得出,契丹人并没有消失,而是隐姓埋名分散在了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能发现契丹族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和文字均已失传。

在屠刀下幸存的契丹人,再也不敢暴露自身身份,只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这也就导致了契丹语和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融入到其他文化之中。直至今日,契丹文化中仍有着许多未解之谜,破解契丹文化消失之谜,寻找、了解契丹文化,仍需要漫长而艰难的探究。

来源:幸运熊猫Ea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