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泛黄的纸页上,手写字迹依旧清晰;边角微微磨损的相片里,英烈的面容带着坚定;属籍、住址、职业的登记栏里,记录着英烈们曾在南京城留下的生活印记——这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首次征集查找到雨花英烈的市民户籍卡资料。
泛黄的纸页上,手写字迹依旧清晰;边角微微磨损的相片里,英烈的面容带着坚定;属籍、住址、职业的登记栏里,记录着英烈们曾在南京城留下的生活印记——这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首次征集查找到雨花英烈的市民户籍卡资料。
这些来自南京市档案馆的珍贵史料,填补了烈士生平研究的重要细节空白,为传承雨花英烈革命精神补充了新的实物注脚。
从档案馆到雨花台,英烈户籍卡的“接力之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南京市档案馆举办了展览“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人民抗日斗争档案文献展”。展览中展出的1946年至1948年南京地区市民户籍卡,吸引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研究人员的目光。
一张张户籍卡勾勒出当时南京市民的生活轮廓,而这恰好是雨花英烈档案资料中缺失的部分。纪念馆随即主动与南京市档案馆对接,希望寻找到在南京地区从事革命工作的雨花英烈的户籍卡。经过对馆藏档案的细致检索、核对,市档案馆查找到周镐(周治平)、成贻宾、谢庆云(谢卿云)、陈祝三等四位烈士的户籍卡,并将高清仿制件提供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每一张户籍卡,都粘贴着英烈们当年的相片,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教育程度、职业、属籍、住址等信息,种种细节让英烈形象变得更为真实可触。
四张户籍卡,承载四段英烈峥嵘史
四张红色户籍卡,对应着四位为革命理想献身的雨花英烈,承载着他们的革命斗争史。
周镐(1910-1949):隐蔽战线的“特殊党员”
周镐,字道隆,又名周治平、周继文,湖北罗田人,中共党员。他早年出身黄埔,后加入国民党军统,官至少将。1946年,他被秘密发展为中共特别党员,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京沪徐杭特派员。此后,他一直以双重身份潜伏于敌营,开展军事情报搜集和策反工作。
淮海战役中,周镐奉命策反国民党军第一〇七军军长孙良诚。经过艰难谈判,最终成功促使孙良诚率部五千八百余人放下武器投诚,为加速淮海战役的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1949年1月,周镐在后续策反刘汝明部时,被反复无常的孙良诚出卖,遭逮捕后押解至南京,于1月21日被秘密杀害于保密局看守所刑场,年仅39岁。他用生命诠释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智慧。
谢庆云(1900-1949):敌营深处的“统战勇士”
谢庆云,字天祥,又名谢卿云、谢天祥,山东巨野人,中共党员。他同样是隐蔽战线上的杰出代表。1944年谢庆云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第六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利用国民党军官的公开身份,在敌人内部从事地下统战工作。本次征集到的户籍卡资料为其职业身份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细节佐证。
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他积极参与策反孙良诚的工作,并成功发展该军二六〇师师长王清瀚为中共特别党员。然而由于孙良诚的背叛,同年年底谢庆云在南京不幸被捕,不久后壮烈牺牲。
成贻宾(1927-1949):矢志寻光的“新生楷模”
成贻宾,江苏宝应人,是四一惨案牺牲烈士之一,也是在纪念馆内陈列的最后一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1947年,成绩优异的成贻宾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
1949年4月1日,成贻宾走在追求自由与公平的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却不幸遭国民党军警宪特残酷殴打,身负重伤,于4月19日牺牲,而此时距离南京解放仅剩四天。户籍卡上的“学”是那么瞩目,他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黎明之前,但他的信仰与牺牲,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陈祝三(1891-1949):革命洪流的“平凡英雄”
陈祝三,江苏海门人,是国立政治大学汽车司机。1949年四一惨案发生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驾驶汽车前往抢救受伤学生,却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围攻殴打,不幸牺牲。
这位58岁的普通司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毅然选择了勇敢与正义。他用最朴素的行动,展现了普通人心中深沉的家国担当,以其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在雨花台史册上留下了平凡而光辉的一笔。
赓续红色血脉,让英烈事迹浸润人心
下一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将把这四张红色户籍卡纳入雨花英烈档案,同时通过陈列展览、“文言物语”鉴研会等形式,发挥红色档案的教育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些珍贵史料的妥善保管、深度研究,合理活化,让其在当下焕发更多时代生机与精神活力。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表示,希望收藏有雨花英烈相关的家书、日记、照片等历史资料的单位和个人,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联系,共同传承红色血脉、弘扬英烈精神。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鲁舒婷
来源:紫金山新闻